中大調查指近9成高中生對政府無信心 學者:政府未曾嘗試拆彈

撰文:陳淑霞
出版:更新:

本港年輕人與政府漸行漸遠,中大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醫療體系及政策研究所學者黎可欣,今(3日)出席商台《政好星期天》表示,早前調查發現近9成高中生表明對政府無信心,認為已響起警號,需設法修補。她又指年輕人是社會資產及伙伴,不應視他們為社會「問題」。
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系主任林一星則指,現今社會大部分人不相信政府,社會已積累很多「火藥」,但未曾嘗試「拆彈」,應把握當下,否則將來一旦有小火種,或會引致大爆發。他又認為,現時是教條式社會,「『死咕咕』框死晒」,成年人及政府官員應抱同理心,真心聆聽年輕人意見,「要放下自己叻過你或者好打得的感覺 。」

2019年的反修例事件,不少年輕人透過不同方式表達意見,包括參與遊行、發起聯署及罷課等。(資料圖片)

對政府無信心及不信街上路人 是一種警號
中大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醫療體系及政策研究所助理教授黎可欣表示,早前訪問250名高中生,發現近9成受訪者對政府並無信心,亦有七成人表示不信任街上路人。她續指,調查結果是一種警號,認為要設法提升年輕人對社會的信任度。
黎可欣又指,年輕人是社會資產及伙伴,不應該將他們視作社會「問題」,她強調年輕人最希望獲得尊重,與其他成年人「平起平坐」。
她又認為,要促進年輕人參與公共及社區事務,及增加發聲機會,「唔係只靠搞社區論壇」,她強調,年輕人渴望改變社會,建議政府可善用他們的意見及創新,與政府官員共同協作。

林一星認為,社會積累了很多「火藥」,但未曾嘗試「拆彈」,憂慮日後或再爆發。(資料圖片)

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系主任林一星則表示,現今社會大部分人不相信政府,「信任度好差」,對管治構成很大挑戰。倘雙方缺乏互信,無平等討論的機會,難以構建香港的未來。

現有空間冷靜 應慢慢拎走「火藥」
他又形容,社會已積累很多「火藥」,但未曾嘗試「拆彈」,現時有空間靜下來,「應該慢慢拎走」,否則將來一旦有小火種,或會引致大爆發。林又指,現時不少年輕人討論移民、離開香港的話題,「有人會覺得咁咪拎走咗啲火藥咯,但呢個仲係咪香港呢?」

林一星又指,社會過往容忍度較高,容許年輕人以不同方式創造,惟社會逐漸老化,不少人抱有「食鹽多過你食米」心態,為政者亦有「聽你講已經好畀面」的觀念,本港逐漸失去失去年輕及活躍,「反而係畀教條式、『死咕咕』框死晒」。
他舉例指,從佔中至2019年社會事件以來,學生組織平台發聲參與,「係咪真心聽,而唔係一棒打落嚟呢?」他認為,成年人及政府官員應抱同理心,「要放下自己叻過你或者好打得的感覺 。」

黎可欣認為,可從社區跨界別合作,增加年輕人參與度,包括以年輕人友善角度出發,亦涵蓋中學、大學、社工、區議會及政府官員;林一星同意其建議,認為應要好好利用區議會平台,建立由下而上機制。

▼2020年除夕夜海傍倒數人潮▼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