劏房圍城|地舖一劏十 住戶怨政府忘記基層:做官嘅唔記得我哋
撕去劏房住戶的標籤,每個人的蝸居,都有一個屬於自己故事。在一個老舊小社區,傳來陣陣氣油味,伴隨著一下下機器聲音,於滿佈車房的街道,其中一個地舖的窄小鐵門後,正是劉先生的棲身之所。30平方呎斗室,木製的床板不僅令他慘陷蝨患之苦,伴隨而來的更是眾多身體毛病。
他說,為了還債,決心放下內地的家,隻身來港覓機會,懷著對兒孫的思念,孰去或留,他至今仍未計劃好,「咁嘅環境暫時都無諗呢啲野…香港環境好差,做官嘅人好似唔記得我哋呢啲基層人士。」
(系列之四)
初冬的下午,被舊式大廈包圍的公園,掛著一幅幅棉被、一件件長衣,飄進鼻裡卻是汽油味,傳入耳內的吵耳機器聲。劉先生推開其中一個地舖的鐵門,入目是10家小劏房,亦是他的容身之所。
居「黑房」 患濕疹、視力現問題
30平方呎的空間,以木製樓梯間出一個「複式」床位,劉先生坐在床上對答,頭頂幾乎撞上天花。木製傢具固然有消防隱患,但也令劉先生慘受蝨患之苦,他指著手上的紅粒,「咬到咁樣一粒粒成個身、成個肚都有,要去睇醫生要食藥。」
這是一間無窗的「黑房」,只有一個由業主自行開鑿的通風口,卻對正走廊反令空氣難以流通。這個「家」,對劉先生來說更像是處理食宿之所,
一般食完飯都要出去啦,有時都係食飯沖涼先返來,之後都出去公園坐。
入住一年多,劉先生身體漸差,患上濕疹之餘,視力亦下降,「夜晚瞓唔著,一兩個鐘頭就要起身。」
隻身來港為還債 瞞家人居劏房
窄小的空間,牆上卻貼有詩句,原來是「前住戶」遺下,「以前養魚好得閒,有睇詩…𠵱家唔得閒睇啦。」從內地來港,劉先生本業為養魚戶,於內地設有養殖場,不幸生意失敗,欠下數十萬元債項。上有九旬兩老,下有兒孫,年屆六旬本應弄孫為樂,但為還債只能選擇隻身來港打工。為免不讓家人擔心,他也要隱瞞劏房住所。
「佢哋未來過呢度,我就係唔想畀佢哋知呢啲野,見到都傷心。」
工傷兩年:好似留係香港無咩大作用
一心來港為令家人有更好生活,在港覓得地盤散工,月入逾萬元。好景不常,兩年前因工傷停工,現時連行動亦有困難,「好似我哋留喺香港,都無咩大作用。」每月開支除寄錢給家鄉的兩老外,狹小的劏房租金亦高達3000元,還要另外繳交數百元水電費用,水電錶全由業主安裝,「有時高了,我的負擔就重了,政府應該正式規管啦。」
未來孰去孰留,他直言想不通,
「成個香港環境都好差…做官嘅人,好似唔記得我哋呢啲基層人士咁。」
「畀我諗就要起公屋畀基層人士」
劉先生還有更多話想說給政府聽,「基層人士好慘,有啲好似我哋呢度,隔離兩母子,(屋)比我仲細,好可憐,比我仲可憐都有…如果畀我諗,就要起公屋畀基層人士。」鐵門後的生活,是政府官員看不到的角落。
延伸閱讀:
劏房圍城|唐樓大火忘教訓消防未達標 住戶無奈:有得住已好幸福
劏房圍城|百呎蝸居遇風災塌石屎險中愛女 慈父心存恨:累咗大家
劏房圍城|劏房業主批坊間指控不公道 佘慶雲:遇過逾萬無良租客
劏房圍城|測量師揭四大危險位 騎樓間房或致冧樓 促訂設計標準
劏房圍城|基層苦境數據背後 租管只可是短期措施 出路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