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勞資無法達共識 最低工資或「凍薪」多兩年維持時薪37.5元
疫情衝擊各行業,本港最低工資水平或有機會首度出現「凍薪」情況。消息指,負責檢討最低工資水平的最低工資委員會,已完成兩年一度的最低工資水平檢討工作,勞方委員在兩輪會議中「企硬」要求調升最低工資水平,但未獲其他委員接納,大部分委員傾向應凍結現時水平,最終無法達成共識。根據程序,委員會於下月底前向行政長官、行政會議提交建議報告。現時最低工資為37.5元,參考過去資料,過去4次調整中,政府皆接納委員會的建議,如政府今年跟隨委員會「主流」意見,意味最低工資有機會「凍薪」,維持37.5元水平多兩年。
據了解,最低工作委員會已完成最低工資檢討水平,經過兩輪開會後,未能達成一致共識。委員會成員除政府代表外,亦有勞工界、商界及學術界三方代表,大致各有3名成員。據悉,會議討論激烈,勞方委員強烈反映調整工資意願,包括提出至少一定要追回通脹的條件,要求提升約40元;但委員會內大部分委員則認為應凍薪,各方無法達成共識。委員會現正草擬報告,會交代大多數委員認為應凍結現有最低工資水平,料於下月底前提交至行政長官及行政會議。
最低工資自2011起實施,每兩年進行一次檢討,是次為委員會首次無法達成共識。翻查過去資料,去年增幅為歷年新高,達到8.7%,最低工資由時薪34.5元增至37.5元。資料顯示,在去年收入及工時統計調查中,全港領取最低工資的有21,200人,主要為清潔、保安工種。
根據《最低工資條例》,委員會職能是就法定最低工資水平,向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作出建議報告。委員會在執行其職能時,須在防止工資過低與盡量減少低薪職位流失的目標之間,取得適當平衡,並要顧及維持香港經濟發展及競爭力的需要。
工會斥凍薪如「落井下石」
各大工會早前曾提交意見書,要求爭取調高時薪到42至47元不等。職工盟總幹事蒙兆達表示,不能接受最低工資凍薪,工人在疫情下工時不足,收入大減,「如再凍薪對佢哋嚟講係落井下石」。蒙又指出,去年5月最低工資調整至37.5元時,物價一直持續上升,工人「實質購買力下降」。他認為,委員會只是一個諮詢角色,負責下最終決定的特首,有責任介入。
工聯會副會長唐賡堯則認為,現時尚未到政府「拍板」階段,未知最低工資水平最終會否凍薪。但他認為,若凍薪對基層而言相當不公平,「好環境時又無份,呢個時候又搵佢哋嚟開刀」。他認為,最低工資應追上通脹,工會將繼續據理力爭。
商界認為凍薪有助保留職位
香港環境衞生業界大聯盟召集人甄瑞嫻認為,原建議將最低工資下調2元,降至35.5元,但凍結水平仍可接受。她指,現時經濟環境差「有份工已經好難得」,不少企業面臨「吊鹽水」快將結業的情況,經濟需要復甦,凍薪有助保留職位。對於工會認為,應按通脹調整,她認為勞方應「面對現實」,直言失業問題嚴重,應一同共渡時艱。
勞工界議員憂「廢咗最低工資」 開壞先例
工聯會勞工界立法會議員陸頌雄指,對最低工資有可能凍結感到失望、遺憾,認為政府應積極遊說資方。他亦指,調整應追得上通脹,「無理由提出加一毫子、五毫子嘅要求」,凍結變相「減薪」,亦如「廢咗最低工資」,擔心擔心開壞先例,基層得不到應有保障。他說,工聯會認為加幅不應低於過去兩年4.8%通脤率,即至少調整至39.3元,強調未來會繼續向勞福局、特首反映意見。
勞工處回覆查詢時指,在進行檢討時,委員會除參考相關統計數據及影響評估結果,亦會全面考慮社會各界對檢討法定最低工資水平所提供的意見。
處方又指,與相關組織的諮詢會面及進行為期八星期的公眾諮詢後,委員會就相關資料和數據及公眾和相關組織所提供的意見,作出分析、評估和深入考慮,以及檢視本港最新的社會經濟及就業情況。
委員會將在今年10月底前向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提交建議報告,將適時公布有關工作進展及建議報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