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盤湧現 鍾劍華料政府不定住屋標準 憂私樓面積兩極化

撰文:張嘉敏
出版:更新:

本港房屋問題嚴峻,不少人需要居在不適切房屋,過往有團體倡議政府訂立官方住屋標準,以改善基層市民住屋環境。全港關注劏房平台今日(1日)舉行住屋標準論壇,邀請港、澳、台三地專家分享。
香港民意研究所副行政總裁鍾劍華稱,面對建屋量不達標,港府處於兩難,如就住屋定最低標準則令建屋量更難達標,相信政府短期內不會定最低住屋標準。他擔心發展商未來會兩極化,只興建大單位及納米盤。台灣OURS 都市改革組織秘書長彭揚凱稱,台灣現時只有不足一成的市民居於「社會住宅」,即類似本港的公屋單位,而當地的住宅法亦不合時。

有發展商推出極細單位,面積僅得129平方呎。(資料圖片/歐嘉樂攝)

全港關注劏房平台於網上舉行住屋標準論壇,邀請台灣 OURS 都市改革組織秘書長彭揚凱、新澳門學社副理事長陳樂琪及香港民意研究所副行政總裁鍾劍華,就三地的房屋問題作分享。

台灣不足一成人居在公屋

彭揚凱稱,台灣只有不足一成人居在社會住宅、即類似香港公屋,而住宅市場失衡,市民難負擔樓價,而租屋市場更猶如「黑市」,政府無為租屋市場作登記,難以監管。他稱當地政府近年為社會住宅定下興建指標,於8年內提供20萬戶社會住宅,但於2011年訂立的住宅法不合時,亦未有監管社會住屋現況;加上當地雖有租金補貼,但金額不足以改善基層住屋環境。

鍾劍華料政府短期內不會制定最低住屋標準。(資料圖片)

鍾劍華:港人住屋標準退步

香港民意研究所副行政總裁鍾劍華稱,港房屋標準近年不但無進步,更退步,不但劏房量不跌反升、樓價及租金高昂,政府更為追建屋量,放棄規劃標準,部分公屋區無大型社區設施。而私樓方面更湧現納米盤,認為政府面對兩難,如訂立最低的住屋標準則會令建屋量更難達標,因此寧願「交到數」,以市場調節作解釋,估計港府短期內不會訂立最低住屋標準。

他又指,近年政府於數幅私樓地加設條款,要求發展商最多單位量不可超過一定數目,以確保單位面積不會過細;他稱成效仍尚待觀察,但擔心發展商為符合條款要求,只興建大單位及納米盤,變相令單位更「兩極化」。

全港關注劏房平台召集人鄧寶山指,聯合國有就適足住屋權訂立標準,包括住房權保障、住屋設備和基礎等,該標準亦適用於香港,但港府一直未有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