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電子教學使用時數倍增 八成受訪學校稱難取代實體課堂

撰文:黃穎津
出版:更新:

香港青年協會青年研究中心成立的「青年創研庫」,今日(30日)公布有關「加強支援電子學習的發展」研究報告。結果顯示,60.4%受訪中學生認為電子學習困難是缺乏學習氛圍,其次為難以專注學習(56.7%)及影響學習成效(46.8%),八成受訪學校(80.3%)和過半學生(53.5%)認為電子教學未能取代實體教學。
青年創研庫教育組召集人張樂芹表示,電子學習是未來大趨勢,混合式學習將變得普及,規劃電子學習未來發展十分重要,並就調查結果提出5項建議。該組成員黃希愉建議,當局可減少現時教師課節,加強教師培訓。成員鄭煦喬認為,學校可使用電子學習平台加強與學生的互動和溝通。成員李家瑋認為,各持分者可持續支援本港發展電子學習,尤其針對有經濟困難的學生。

調查結果顯示,疫情期間,電子教學使用率比平常日子大幅提升,學生平均使用電子學習時間由疫情前的平均1.88小時,提升2.5倍至平均4.72小時。(資料圖片)

六成中學生指電子學習缺學習氛圍 電子教學未能取代實體教學

香港青年協會青年研究中心「青年創研庫」今日公布有關「加強支援電子學習的發展」研究報告。中心透過問卷調查,分別於今年4至5月收集1039名就讀中一至中六青協會員,和於3至5月收集122名校長或負責帶領學校推行電子學習學務主任的意見。

調查結果顯示,疫情期間,電子教學使用率比平常日子大幅提升,學生平均使用電子學習時間由疫情前的平均1.88小時,提升2.5倍至平均4.72小時。在推行電子學習時,最多受訪學生面對的困難是缺乏學習氛圍(60.4%),其次為難以專注學習(56.7%)及影響學習成效(46.8%)。電子學習成功關鍵方面,超過八成受訪學校(82.8%)傾向認為在於學生自主學習,只有47.5%受訪學生認同這個說法。但八成受訪學校(80.3%)和過半學生(53.5%)認為電子教學未能取代實體教學,更有17.7%受訪學生認為電子教學沒有任何效果,這可能是因為有逾一成受訪學生表示進行電子學習的條件不足,如缺乏電子設備應付電子學習的需要、使用電子工具學習有困難,或居住環境不適合進行電子學習。

電子學習為未來大趨勢 機構建議加強教師電子學習培訓

青年創研庫教育組召集人張樂芹表示,電子學習是未來大趨勢,混合式學習將變得普及,規劃電子學習未來發展十分重要,並就調查結果提出5項建議。張樂芹建議教育局成立專責小組,全面檢討現時課程及評估制度,為持續推行電子學習提供切實措施。該組成員黃希愉則建議,當局可減少現時教師課節,加強教師培訓,並增設資訊科技統籌主任編制。成員鄭煦喬認為,學校可使用電子學習平台加強與學生的互動和溝通,分析學生學習數據。成員李家瑋指出,針對有經濟困難的學生可能缺乏電子裝備及相應支援,提供恆常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