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坪洲長者求醫難 年輕男中醫率義工隊親義診 獲人道年獎

撰文:朱韻斐
出版:更新:

港人工作繁忙,難得捱到周日不如倒頭大睡,但年輕註冊中醫林家揚每周完成6日診症後,休假日仍是「特別診症日」,近6年來風雨不改,每月搭船到坪洲,親身為島上長者提供中醫服務,義舉不限本港,他每年不惜攀山涉水,多次遠赴內地山區義診。仁術仁心,原來自小培養。中醫父親以醫術助人,林家揚緊隨父後;在舊式唐樓成長的歲月,讓他看盡長者的艱苦生活,立志當中醫助人。林醫師長大後毋忘初衷,無法掩面不見偏遠地區的醫療需要,希望「幫得一個得一個」,為他們的生活帶來改變。
林的助人之心更感染病人、中醫藥學生加入義工隊,足跡遍佈內地偏遠山區,獲頒今年度香港人道年獎。

註冊中醫師林家揚生於中醫世家,親歷父親如何以醫術助人,並獲得病患的感激和尊重。他自小視父親為偶像,立志要成為中醫,還是小學生時已在父親的中醫診所「實習」,不時與病人聊天、按穴位。而林家揚小時住舊式唐樓,眼見老人家患病受苦,不時又需要負重物上樓,小時力氣不足無法幫忙,但畫面猶如種子栽種心頭,成為日後幫助老友記的驅動力。

林醫師約6年前開始參與社福機構主辦的義工活動,自此每個月便預留一個周日,赴離島坪洲探訪老人。他發覺島上老人家有許多醫療需要,「南丫島、長洲有醫院和診所,坪洲只有一間健康院,還要在山上,老友記寧願忍痛都不會去看醫生,又會自己亂吃止痛藥」。於是,3年前他開始在探訪服務加入中醫元素,現時正服務島上30多戶老人家。訪問當天,林醫師如常到坪洲為老人家義診、拔罐、艾灸等。

林醫師為林伯伯的肩周炎患處進行艾灸,温化寒濕。(余俊亮攝)
不知道按穴位幫到她(鄺婆婆)多少,但肯定(義工)小朋友治癒了婆婆的心靈。
林家揚
探訪當日,鄺婆婆(右)看見林醫師(左)即笑逐顏開,笑談生活大小事。(朱韻斐攝)

除了醫病,還要醫心、醫人。許多坪洲長者的子女在市區生活,獨居老人們生活孤單無依。林醫師的一位服務對象鄺婆婆因與鄰里關係欠佳,容易情緒波動又常常哭。林說,其實一些簡單的關心、按摩等簡單的身體接觸已可開解老人家,有一次他教一名四歲小朋友為鄺婆婆按「開心穴」,婆婆笑逐顏開,更喜極而泣,林醫師笑言「不知道按穴位幫到她多少,但肯定(義工)小朋友治癒了婆婆的心靈」。

余柏熙與林醫師走訪一整天,探訪多位老人家,又運用所學替他們量血壓檢查。(余俊亮攝)

10歲童受感動跟隨「實習」義診 盼當中醫助人

從父親身上承繼醫者仁心,林家揚再將這份愛傳揚開去,有中醫同業、母校的中醫師弟師妹、甚至其診治的病人受感動,加入坪洲義工團,現已招募了約5名中醫師、10多名中醫學生、30名義工定期服務。當中年僅10歲的余柏熙因爸爸向林醫師求診而認識彼此,去年暑期開始,柏熙每月到坪洲服務並從中學習按壓穴位、按摩等,又學以致用為患痛風的爸爸按穴位紓緩痛症。柏熙說:「將來想成為一名中醫師,因中醫幫到好多人。」

林家揚一周工作6天,加上各類義工服務,一周只能跟父母吃一、兩頓飯,但家人不但支持他,更會「父子檔」北上義診;同是中醫師的女朋友也會跟他四處當義工,林家揚笑言,這是倆口子拍拖的時間。

為兒童定期驗眼,有助及早發現有否眼疾。(資料圖片)

專服務偏遠地區居民 望幫得一個得一個

愈是參與義務工作,愈讓林醫師看見偏遠地區人士的醫療需要。林曾在內地西安偏遠山區探訪一名下肢不能活動的婆婆,她的右手跌斷至扭曲變形卻未得到治療,受盡疼痛折磨的她問林醫師:「我到底甚麼時候才可以死?」林憶述,義工們都心疼得哭起來;另一次在廣東清遠一所學校為學童做身體檢查,當時小朋友才得知自己有一隻眼睛看不見。他只希望「幫得一個,得一個」,沒想到小小的舉動已有機會改變他人一生。

林醫師不言休,未來希望邀請西醫加入義工團,中西合壁幫助坪洲老人家。(余俊亮攝)

林醫師仍繼續走這條義診之路,未來希望邀請有志的西醫、專職醫療人員加入坪洲義工團,以中西醫配合優化服務,他也希望招募更多志願者到內地不同村莊,服務更多有醫療需要的村民。林家揚獲紅十字會頒發2016年香港人道年獎,成為今年6名得獎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