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網民長期憤怒 最嬲VS開心一天 高官捐薪、屈臣氏訂口罩
本港新型肺炎疫情反覆,疫症由年初至今成為不同媒體報道和評論的焦點,市民亦活躍在網上表達意見。科技公司Wiser慧科訊業利用⼤數據系統,分析5個月來和疫情相關的帖文和留言等。報告顯示,網絡輿情可分為四⼤階段,由聚焦口罩供應,接着感激醫護;其後就封關和病毒源頭出現輿情小反彈,最後輿情重現示威集會問題。
網民在這段期間最強烈的情緒為憤怒,並持續多月,最憤怒的一日是新加坡政府宣布減薪,同日港府⾼官只公布捐薪。
繼2月中發表第一階段的疫情報告後,科技公司慧科訊業再度發表疫情報告,由本年1⽉1⽇⾄5⽉15⽇,大數據系統共偵測84萬篇來自Facebook、討論區等和疫情相關帖⽂,解讀逾2,445萬則網上留言,檢視逾298萬次網絡用戶的喜怒驚憂,以及2.5億次網⺠互動。研究團隊透過歸納與對比大數據,得出疫情下網絡輿情分為四個階段,⼈⼯智能系統亦分析網民情緒的變化。
1月網上留言最多「謝謝」、「兩盒」和「口罩」
在第一階段,口罩的討論主導了網上輿論,甚⾄較討論疫情熱烈。在1⽉1⽇⾄2⽉6⽇,疫情的討論忽然急速爬升。⼤數據顯⽰關鍵轉捩點出現於1⽉20⽇,內地疫情專家鍾南⼭確認新型肺炎會⼈傳⼈,兩天後本港確診首宗個案,坊間出現搶⼝罩潮,帶動網絡熱議,出現得最多的留言熱門字詞為「謝謝」、「兩盒」和「口罩」等。
網民最驚憂的一天就在第一階段的1月5日,本港錄得16宗懷疑個案,當天「⼤陸」及「武漢」是⾸兩⼤熱詞,驚憂情緒來自疫情初期網民擔⼼不明病毒會⼈傳⼈,建議戴⼝罩,亦提及沙士。
2月有熱門字詞:「多謝誠哥」、「醫護」 最開心屈⾂⽒訂口罩
第二階段的熱門字詞除了「感謝」、「口罩」等致謝⽤字,還有「登記」、「多謝誠哥」和「醫護」。2⽉7⽇⾄3⽉7⽇,網民情緒由搶購防疫物資的驚恐和緊張,轉為感激各界向市民供應口罩,同時批評政府未能解決口罩不⾜,要靠⺠間⾃救。五⼤最⾼互動量的帖⽂均來自意見領袖和口罩供應商。
網民最開⼼正是第⼆階段的2⽉14⽇,原因或不是情人節,而是因為商人李嘉誠旗下的屈⾂⽒開放網上登記系統,讓公眾以實名制登記買口罩,這天錄得憤怒情緒最低。而第二個令網⺠最開⼼的⽇⼦是1⽉18日,衞⽣防護中⼼證實本地懷疑感染個案均屬虛驚。
最短促的第三階段,本港確診⼈數持續錄得個位數,疫情討論在3⽉8⽇⾄3⽉19⽇一度沉寂。歐盟封關和本港向全球發出紅⾊外遊警⽰,令不少網⺠讚揚香港⼈防疫意識⾼。加上政府抗疫督導委員會專家顧問、港⼤微⽣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撰⽂分析病毒來源,輿情出現小反彈。
3月起個案增 推限聚令等措施 政治字詞熱搜
最後3⽉19⽇⾄5⽉16⽇的第四階段,政治取態重新主導網絡輿論。3月下旬起疫情反覆,⼤批港⼈回流,確診⼈數急增,其中3⽉27⽇錄得65宗感染個案,創單⽇新⾼。政府推出減少社交接觸防疫措施,包括限聚令及禁止酒吧、戲院等⾏業營業。疫情再襲,但關於疫情的討論持續下滑,反而和政治有關的「⿊警」、「曱甴」成為熱門字詞。
驚憂情緒平穩,反映市民很快消化疫情 惟憤怒常見
近五個月來,大數據錄得的網上驚恐情緒趨勢,跟疫情發展趨勢不成正比。網⺠最驚憂的時候是1⽉初,多宗本地懷疑確診個案令網民以「可怕」、「恐怖」等字眼留⾔。但隨著疫情發展,即使確診個案增加,驚憂情緒不⾒增長,還平穩下降,反映市民很快消化疫情的出現。相比驚憂,憤怒和開⼼是更常⾒的情緒,憤怒在研究期內遠⾼於其他三種情緒,是網⺠的主導情緒。慧科大數據研究顧問黃潔慧表示,憤怒情緒常見原因之一是網民習慣使用社交平台抒發不快,也是社交平台的特性。
大數據亦有偵測正面留言中提及最多次的政府官員或公職人員是特首林鄭月娥,其次是袁國勇,然後是主持疫情記者會的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但單計算正⾯留⾔並不全⾯,相減負⾯數及正⾯數後,為最受歡迎的政府官員或公職人員為張竹君,第二名是衞生署署長陳漢儀,第三名是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