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歷史科|教育局副秘斥考題超道德底線:吸毒利多於弊得唔得?
中學文憑試歷史科,試題考核學生是否同意「1900-45年間,日本為中國帶來的利多於弊」引起軒然大波,考評局決定取消該題目。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今早(23日)再談及事件,今次事件並非教育局政治干預考評局,「考評局獨立,但唔能夠無視教育局嘅政策。」。他強調題目本身有錯,無論考生怎樣回答也是難以評核,事件一開首便對考生不公平,並非取消題目引起不公平。教育局副秘書長康陳翠華否認是政治決定,重申不反對開放式題目,又舉例指「『吸毒利多於弊得唔得?』咁樣出題係超越咗道德底線。」
康陳翠華指出,教育局將成立一個小組審視今次問題,但人選仍有待商討。
今屆中學文憑試歷史科,試題「1900-45年間,日本為中國帶來的利多於弊」涉及中日關係;教育局楊潤雄早前批評試題,設計「有問題」、「偏頗」,要求考評局取消該試題。楊潤雄今早於港台《星期六問責》指出,考評局事後是開了至少兩次會議討論得出結果,「希望家長、考生明白,試題本身有問題無辦法評核。」
楊潤雄同日在商台節目《政經星期六》也再表示,取消試題絕對不是政治干預,認為教育局方只是在專業上討論和提出意見,雖然考評局是獨立機構,但也不能夠無視教育政策。
資料只提部份史實 「睇住資料都會答咗利」
康陳翠華否認今次事件是政治決定,她解釋教育局的歷史科同事有審視過題目,認為題目中的資料D只提及漢冶萍公司的貸款及有留學生等,由於中學生不會深入該部份歷史, 「當時啲國民認為係經濟侵略」,但考生卻缺乏足夠的背景資料可以分利弊,「大家睇住資料都會答咗利。嚴重超越考生水平嘅題目。」她多次重申,該段歷史主軸是日本侵華。
康陳翠華又表示,教育局不是反對開放式題目,重申是命題有問題,並舉例指「『吸毒利多於弊得唔得?』咁樣出題係超越咗道德底線。」至於外國出題涉及宗教、民族時都會特別小心處理,「南韓,你唔會出慰安婦。」
教師批評取消題目做法「粗暴」
聽眾陳女士本身是教應屆歷史科的老師,她批評教育局未有聆聽出題者的目的,及出題理據,也認為局方不了解老師授課的方法,「一向都會教學生原手資料不會有整個picture,係整段歷史;低年級嘅學生都有教」,不同意今次資料有問題。
她指出,學校教授該段歷史的主軸除了日本侵華外,亦有探討現代化的蛻變,「一直都有教學生反思,我教咗咁多年,你教育局有無問過我哋意見?」覺得教育局要求取消題目的做法「粗暴」。
康陳翠華不同意,指不會評論個別老師的教法,但教育局是審視過市面上的教科書並沒有教授該部份歷史,「考生唔識咪睇資料答。」
至於考評局昨(22日)的聲明,未如教育局所指題目傷害民族感情,只提到提問用語亦欠全面。康陳翠華回應稱,不會代考評局作回應,認為大家不要執着在「感情」的用字上,但學生應該理解當時歷史對國民造成的傷痛。
取消題目會對考生不公平?楊潤雄認為,今次事件源於題目出題不合適, 「問題出自問題到,無論點答都答唔到,一條錯嘅題目點答都做唔到評核」,強調事件一開首便對考生不公平。他指,題目提供的史料,絕大部份學校不會教,導致考生只根據資料分析 「根本考唔到歷史。」
有人就今次事提出司法覆核,楊潤雄僅指,香港法律制度下係可以去做,但質疑對方有否從考生的角度去思考,「提出禁制,對考生係好定唔好?」他又指,對教育局提出的理據有信心,能令社會人士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