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實測VR虛擬實境 能穿梭停車場不同空間 卻少了一樣嘢
科大生周梓樂死因研訊中,停車場的結構是關鍵議題,庭上引入了VR(Virtual Reality) 系統,讓裁判官、陪審團等,能足不出法院大樓,仍能如置身現場,並在不同角度觀察。記者曾試用系統及親身前往事發現場,發現兩種形式各有長短。虛擬實境能突破物理限制,穿梭於不同空間,從不度角度觀察環境,但實地視察,始終要用上自己雙腳走真實地點,更能了解案發停車場的結構距離,及身在現場的「疑惑感」。
事發環境較複雜 實地考察亦感疑惑
周梓樂出事的尚德停車場結構較為特別,部分樓層設有高低層,記者首次到達案發現場時,偶爾也對身處層數感到疑惑。死因庭早前採用虛擬實境系統,傳媒亦獲准試用。記者體驗系統時,覺得其真實性高,但始終親自考察,才能確切用雙腳感受到停車場結構和各處的距離。
虛擬實境能在不同空間任意穿梭
然而停車場的空間頗大,若要來回各層及巡視附近範圍,需花上一段時間,虛擬實境則可讓陪審團任意穿梭空間。再者,假如實地檢視過後仍對現場環境有疑問,也未必能安排時間再走一趟,但利虛擬實景,就可以隨時再返回「原地」。
尚德停車場的實際情況。(詳看下圖)
突破物理上的限制
除了省卻步行時間,及時製作虛擬實景還能記錄當下環境。領展在梓樂離世後在停車場出事位置漆上白油及圍上帆布,此前高級化驗師鄭郁棋博士曾用儀器掃描環境,因而可在庭上展示原本的景貌。此外,鄭博士指虛擬系統可設成俯瞰視野,讓使用者從上空望向地面或建築物,突破物理限制。
主要用來製作3D實景的儀器,及未來可能會使用的科技。(詳看下圖)
大型掃描器可拍攝百多二百米距離
政府高級化驗師鄭郁棋博士指,政府化驗所2年前左右開始購入3D鐳射掃描器,可配合iPad觀看記錄的場景。「大機」的像素較高,探測範圍亦更廣,可達百多二百米,相對地每次掃描也要花多一點時間。不過其機身笨重,記者要用雙手才可將之提起,再加上腳架,攜往現場時較不便。
本港樓宇用較小型儀器便足夠
體積較小的掃描器則可用單手拿起,記載60米內的場景。鄭博士謂,如要記錄本港的樓宇,一般而言用小型掃描器已足夠;交通事故或會用「大機」調查,因汽車行駛速度快,重要痕跡通常留在車輛停定位置的100米外。至於360度攝錄機則設有6個鏡頭,會隨著拍攝者的路徑拍攝周遭環境。
領展CCTV拍到周梓樂的最後行踪。(詳看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