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台料今年最多7個颱風襲港 最快6月踏入風季

撰文:勞敏儀
出版:更新:

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俗稱武漢肺炎)影響,香港天文台首次改以視像會議軟件在網上講述今年天氣展望。去年共有5個熱帶氣旋襲港,但未見強颱風或以上程度,最強勁的一個已是強烈熱帶風暴「白鹿」,另在熱帶風暴「韋帕」襲港期間發出全年唯一一次8號風球信號。
天文台今日(23日)預計,香港有機會於6月或以後踏入風季,全年或有四至七個熱帶氣旋進入香港500公里範圍,數目大致正常。受全球暖化影響,天文台預計今年的全年平均溫度偏高,全年平均溫度很有可能成為最高氣溫記錄的首十位。至於全年雨量的預測則為正常至偏少,全年總雨量介乎2000至2600毫米,惟本港仍有機會受暴雨影響。

天文台台長鄭楚明指出,去年是全球有記錄以來第二最暖的年份。(天文台提供)

↓↓去年韋帕襲港時情況↓↓

+22

新台長鄭楚明:去年是第二最暖年份

新任天文台台長鄭楚明指出,世界氣象組織已確認2019年是全球有記錄以來第二最暖的年份,而2015至2019年這五年更是記錄上五個最暖的年份。香港去年平均氣溫為24.5度,是自1884年有記錄以來最暖的年份,當中2019年9月至11月的秋季平均氣溫高達 26.1 度,是有記錄以來最暖的秋季。去年全年「熱夜」(即全日最低氣溫為攝氏28度或以上)的數目為46天,酷熱天氣日數則為33天,兩者分別是有記錄以來的最高及第四高。

相反,去年全年寒冷天氣(即全日最低氣溫為攝氏12度或以下)的日數只有一天,是自1884年有記錄以來寒冷天氣日數最少的年份。在剛過去的2019年12月至2020年2月的冬季,由於從北方南下至華南沿岸的冷空氣相對較少,令天氣異常溫暖,整個冬季的平均最高氣溫為21.5度,是同期的最高紀錄,而平均氣溫及平均最低氣溫分別為18.7 度及16.8度,兩者均是有記錄以來同期的第二高。

今年料無厄爾尼諾或拉尼娜現象

在過去數月,赤道太平洋的整體水溫偏暖,綜合最新的海洋觀測資料及世界各地多個氣候模式的預測,預料該區水溫會在未來兩三個月逐漸下降,鄭楚明指將為華南沿岸地區帶來較「ENSO 中性」狀態,則沒有厄爾尼諾或拉尼娜現象,目前難以預測會否有「山竹」強度的颱風襲港,仍要視乎該熱帶氣旋有否進入本港500公里範圍。被問及「ENSO 中性」狀態會否令颱風強度減弱?他解釋,視乎當時熱帶氣旋途徑的海洋溫度,而非單看赤道太平洋的整體水溫高低。

對於天文台預測今年全年平均溫度偏高,鄭楚明解釋分析是結合氣候模式及前期因子而成,由於南海北部副熱帶高壓脊夏季偏強,亦成偏暖原因。

擴大熱帶氣旋路徑預報範圍

為加強熱帶氣旋預測,天文台今年擴大「熱帶氣旋路徑概率預報」的預報範圍,把現時東經140度的界限向東延伸至東經180度,涵蓋太平洋中部,當有熱帶氣旋在擴大範圍內被命名,自動化的「熱帶氣旋路徑概率預報」網頁會顯示未來九天熱帶氣旋路徑的概率,讓市民及早掌握熱帶氣旋的移動趨勢,鄭楚明建議市民若準備前往外地,可透過該預報評估目的地會否受熱帶氣旋影響。

「潮汐資料」網頁今年亦將會新增兩個潮汐站,分別是海事處管理的西貢沙橋頭潮汐站,以及香港機場管理局管理的赤鱲角西端潮汐站。

2018年颱風山竹襲港,紅磡海濱廣場玻璃幕墻變得滿目瘡痍。(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