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瑣碎但要知!Dr.K Kwong解答防疫品關鍵細節 個人篇

撰文:溫嘉敏
出版:更新: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肆虐,世界衞生組織將疫情定性為「全球大流行」,本港不少學者亦指疫情未「見頂」,預計市民短期內都要繼續抗疫。市民外出必備「防疫三寶」: 口罩、消毒搓手液,消毒濕紙巾。不過,當防疫產品未有註明使用期限,存放一段長時間如何仍然具有相關功效,化學博士鄺士山(Dr. K Kwong)逐一解答瑣碎但重要的防疫小細節。

酒精消毒濕紙巾可以抹多少東西,K Kwong指只要在酒精完全揮發前就有效。(楊榮飛攝)

Q:2003年「沙士」時留下來的消毒用品,還能用嗎?

市面抗疫用品短缺,多年前用剩的東西可能就是「救命稻草」,但其安全性及成效成疑。K Kwong指,由於酒精本身不會變壞,只會慢慢揮發,令酒精濃度下降,故若是放了多年的樽裝酒精,樽蓋沒被扭開過,沒有漏氣,都不會影響功能。而市面上大部分的酒精消毒濕紙巾都用錫紙包裝封好,只要紙巾酒精未乾透都可以用。

Q:一張酒精紙可以抹多少東西?

部分酒精消毒濕紙巾打開只有兩隻成人手指的大小,令人質疑可以抹多少東西,K Kwong指,原本細細張的設計是專為打針人士消毒之用,不過想物盡其用,例如抹手,就要視乎用者能否在30秒內,即大約在酒精完全揮發前,讓酒精潤濕全手。他指一般酒精消毒濕紙巾都有2-3毫升的酒精在內,如果要加抹其他東西像手機等,就要在紙巾仍濕時做,因為乾掉就無效,甚至愈抹愈髒。另外,酒精濃度亦至少要有70%才有效殺菌。

Q:搓手液塗多點就可殺菌?

消毒濕紙巾在酒精完全揮發變乾前都有殺菌功效,但搓手液卻不同,不同牌子搓手液除酒精外,亦可能加了不同成分,K Kwong指,搓手液揮發到最後可能只剩下甘油,「倒多點酒精濃度都是不夠高,不會幫到你毀滅細菌病毒。」他又提到如果想知道存放太久的酒精用品還有沒有效,可以抽少許做點燃測試,「容易點燃的,基本上酒精含量都過50%,效果跟可以消毒的綠水差少少,覺得搏得過」。

化學博士鄺士山(Dr. K Kwong)解答防疫小細節。(林頌華攝)

Q:洗傷口用的粉紅色藥水,可否用來洗手?

「可以,但浪費囉。」K Kwong提醒,這類消毒藥水內有含氯的殺菌劑,含氯的殺菌劑具毒性,「如果你在室外無其他選擇,用它是無可厚非,但如在室內,隨便都去到廁所洗手的話,最安全就是用肥皂加水。」

俗稱「粉紅色藥水」的預先包裝消毒劑,個別品牌的有樣本早前被驗出帶有洋蔥伯克氏菌。(衞生署圖片)

Q:火酒這麼多化學字,看到什麼字才可放心買?

坊間販售大量消毒火酒,不少未必於包裝上列明成份,或相反地列出大量化學詞,令人看得頭昏腦脹,K Kwong教路,中文就認「乙」或「丙」字,「有『乙』字就是平日飲酒的乙醇、英文就是『E』字頭,『Ethyl alcohol』或『Ethanol』;另一個就有個『丙』字,叫異丙醇,英文有個『I』字,『Isopropyl alcohol』或『Isopropanol』。」

而市面上有些火酒會叫「Rubbing alcohol」,其實也是異丙醇的別稱。

Dr.K Kwong 親驗紙做口罩!教你幾招簡單測試口罩是否「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