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冀日產十萬個 廠商重啟本地口罩機:發揚香港製造
「武漢肺炎」疫情肆虐,搶購口罩人龍處處,各界扭盡六壬,到世界各地搜羅入貨。不過遠水難救近火,有本地廠商見市面「一罩難求」,決意重新啟動已停擺多年的口罩機,以「香港製造」紓市民之困。機器最多每日可生產10萬個口罩,惟因入口原料有限,首批成品只有約一萬個多,負責人冀政府與內地協調進口,擴大生產量。
九龍灣有公司二月初發售口罩,逾千市民在臨興街通宵「瞓街」排隊的景象,成為全城熱話。不過距離不消10分鐘車程外,觀塘有一廠房其實每天可生產最多10萬個口罩。尚芳保健有限公司早於2013年,與浸大中醫藥學院合作研發草本抗菌口罩,更於香港、中國及歐美等地註冊專利,但當年因成本高,利潤少,公司於是將生產線遷移內地。
疫情爆發期間,公司董事張綺媚正於外地工作,未能即時感受香港市面荒亂,直至看到新聞,目睹不少長者為撲口罩,通宵達旦排隊,才意識情況嚴峻。於是她想起公司廠房內閒置多年的一部口罩機,立即在工業群組中請教,在熱心工程師幫忙下,成功重啟機器。
誰知苦苦把機器修好,卻遇上口罩原料供應短缺,張指:「口罩中間那層叫熔噴布,有過濾作用,這層布現時在國內的供應也十分緊張。」由於部分物料被國家徵用,加上內地政府限制出口,維修好的口罩機唯有繼續停擺。經本地政府協調下,近日終有少量到港,機器齒輪得以重新運轉,製作共一萬多個口罩。首批將於本星期內在網上出售,其中已預售部分予非政府機構,分發給司機和清潔工等前線工人。
政府早前宣布設防疫基金,其中私人企業首條本地口罩生產線,最高可獲資助300萬元。張綺媚形容金額只是僅僅足夠,因現時原料成本比過往高出至少6倍。惟她直言「造口罩唔係為咗賺大錢」,加上市民防護意識大大提高,即使現時口罩貨源增加,市價回落,仍決定留港生產,更打算擴充多一條生產線。
憶起當年決定將生產線北移,張綺媚慨嘆本港缺乏懂得維修相關機器的人士,令本地生產成本增加。眼見現時愈來愈多人投資口罩機,故希望政府能提供資助,培訓本地人才。她明言「香港製造」一詞對她而言別具意義,能在本地生產,甚至將香港品牌輸出國外亦是其多年心願,冀政府大力支持,令一眾本地廠商能繼續在港生產,將香港品牌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