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香港抗疫首月 口罩、封關、罷工、隔離的進退失據

撰文:袁澍
出版:更新:

1月22日,本港出現首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個案,截至昨日(2月21日),全港已有69人染病。這一個月,市民的緊張情緒與日俱增。除了需要應對不斷蔓延的病毒之外,政府在危機處理上,也遭遇極大挑戰。搶購口罩、醫護罷工、限制出入境、檢疫中心選址屢屢觸礁……
一個月來市民搶口罩、消毒水、大米、廁紙,成為香港不正常的日常,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副教授傅景華及香港理工大學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鍾劍華均認為,港府多次發放前後矛盾的信息、缺乏有效溝通,製造恐慌,擔憂民間恐慌和不信任仍會加劇。民建聯立法會議員蔣麗雲則認為民間情緒會隨着疫情變弱而紓緩,但政府必須檢討過去的做法。

政府口徑:從數千萬口罩應市到「不是很成功」

1月22日,由高鐵抵港的男患者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成為本港首宗確診個案。政府翌日才正式將這宗個案從「高度疑似」改列為「確診」,這時市面上本就供應不足的口罩更加洛陽紙貴。《香港01》當日致電港九新界逾30間藥房,均表示口罩已售罄並且返貨無期。

不過食物衛生局局長陳肇始23日當晚卻表示,已經與供應商緊密聯繫,指未來一周有數批口罩到港,但未提及數量。其後雖已是農曆新年,全港多區都有大量市民四處張羅口罩,有些店舖外甚至逾千人排隊。一罩難求的情況下,炒賣成風,旺角甚至出現1400元一盒的天價N95口罩。

去到1月30日,政務司司長張建宗才表示過去一個月已經促成800萬口罩供港私人零售,未來也將由2400萬個應市,但未有交代確切的時間表。而到了2月4日,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記者會上卻表示政府採購口罩「不是很成功」。

▼部份確診個案一覽▼

+24

專家建議戴口罩 林鄭:戴咗都要除返

當澳門保證市民每十日可買十個口罩時,香港人通宵排隊買口罩的新聞「享譽全球」,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副教授傅景華指,這顯示政府在危機傳播上顯得進退失據,信息前後矛盾,衛生署的建議又與傳染病專家等權威人士的口徑不一致,行政長官本人更出現要求公務員「戴咗都要除返」,第二日又道歉的狀況,這些都令政府的公信力下降。

▼疫下香港 口罩、搶購、衝突、寒冬▼

+9

政府進退失據 市民焦慮有原因

中大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18日公布的民調顯示,有98%受訪者對疫情表示焦慮,平均焦慮指數為8.82分,屬「達臨界點」水平。傅景華認為根據政府這場輿論攻防戰的表現,完全可以解釋市民為何如此焦慮,「焦慮未必只和實際疫情相關,對政府不信任,或者身處不確定環境都會令人感到焦慮,甚至變成恐慌。」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蔣麗雲亦認為,政府在今次疫情中危機處理方面有許多不足,尤其在口罩數量公布方面,與各方溝通都出問題,令市民恐慌到漏夜排隊,口罩價格也一路飆升。她表示,政府明明可以頒布行政命令,並向本地供應商收購口罩,保證供應,控制價格,卻一直表現被動,「本身可以做到嘅嘢,今次都無做到。」

▼口罩缺貨 全城搶購▼

+8

澳門、廣州早限湖北人入境 香港依然中門大開

疫情持續嚴峻,當農曆年前澳門甚至廣州早已限制湖北籍人員入境時,依然「中門大開」,僅測量體溫監控,愈來愈多人人要求政府採取更進取的出入境管制措施,控制經內地來港的人流。

醫護罷工要求封關 林鄭擠牙膏式限出入境

1月26日(年初二)確診數字也上升到8宗,當中有5宗個案都非香港居民。加之前線醫護人員裝備、工作環境安全問題亦引發爭議,醫管局員工陣線當日公布分階段罷工計劃,要求政府回應多項訴求,包括「全面封關」。不過這四個字就被演繹成「歧視」,或者只禁內地人不禁其他從內地來港人士。但民調顯示八成人支持封關,連民建聯見完特首後,亦公開說封關有用,當局應該考慮。

政府1月26晚宣布,翌日起限制湖北省居民以及任何過去14日到過湖北省的人士進入香港;1月28日時再宣布,將關閉高鐵、直通車,並解釋七成入境人士為香港居民,並反問「點解要不能出,不能入?」

在2月1日,確診數字上升到14宗,逾3000名醫管局員工陣線會員進行投票通過罷工議案,並要求與林鄭月娥見面但被拒。2月3日早上,醫管局員工陣線發起一連五日的罷工行動,非緊急服務、急症室及兒科等服務都受到不同程度影響。2月3日下午,林鄭月娥在記者會上進一步擴大局部封關的範圍,關閉羅湖、落馬洲等關口,但堅稱於醫護罷工無關,「極端手段威逼政府不會得逞。」

▼疫症下的香港 不正常的日常▼

+11

拒絕溝通強化對立 「睇穿醫護有道德包袱」

最終政府在2月5日宣布,自2月8日起所有從內地入境的人士,無論內地人、港人還是外國人,均須要強制檢疫14日;當晚醫務亦投票通過擱置第二階段罷工,封關變相成事,罷工亦以一人一票的方式和平落幕。

醫護罷工的另一個訴求,是要求醫管局提供足夠保護裝備,並恆常交代數量,但罷工多日來當局均說會一般備存三個月用量。直至醫護罷工結束後,當局才終於公開,由於用量急升,僅餘一個月的儲存。

傅景華指,在處理罷工和封關等訴求方面,合理做法是與持份者雙向溝通,但港府做法卻背道而馳,一直以拒絕溝通的態度面對。

香港理工大學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鍾劍華也指,政府用「極端手段」、「威逼政府」、「不會得逞」等字眼,更像是逼醫護一起「攬炒」,「政府睇穿醫護有道德包袱,所以懶理訴求。」

市民搶購大米、廁紙,2月5日超市貨架空空如也。(李澤彤攝)

偷換封關概念 市民搶大米搶廁紙

鍾劍華說,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面對封關訴求時,多次以「禁止港人回港」、「封貨運」等偷換概念,更將問題提升到中港矛盾、歧視的高度,他認為做法不僅將問題複雜化,更變相製造恐慌,令不知情的市民搶大米、廁紙等物資。

在罷工、封關等問題上,鍾劍華認為表面上政府似乎「過了一關」,但是市民看得政府是以何種態度應對,未來政府專業界別的關係或會更加緊張。

+4

檢疫中心選址引發爭議 粉嶺暉明邨遭縱火

隨着確診人數一路增加,檢疫中心(隔離營)的需求愈來愈大。1月25日時,政府突然公布會改裝房屋署未入伙的粉嶺公屋暉明邨,以便有需要時隔離緊密接觸者,或作醫護人員臨時宿舍,遭到北區十多名區議員聯署反對,指政府事前未有諮詢區議會。

其後三日,暉明邨兩大廈遭投擲汽油彈,亦有反對者堵路縱火。1月28日,政府撤回暉明邨作隔離營的決定,承諾不計劃使用其他新屋邨。然而2月7日,沙田區議員獲民政事務署確認,位於火炭未入伙的駿洋邨將會是隔離住所的選址之一。同日,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宣布,未來兩星期,包括區議會在內的政府所有的諮詢和法定組織不會開會,民政事務處亦不提供場地,引發多名區議員不滿。

1月30日,有家品店口罩到貨,巿民蜂擁去購買。(余俊亮攝)

拖拉一個月才鬆口選用迪士尼二期地

幾個度假村作隔離營,當局一早知道會不夠用,網民打趣說可選址海洋公園、迪士尼樂園,規劃學者亦提出用迪士尼二期預留空置地建臨時房屋。面對社會呼籲港府包機撤離在日本鑽石公主號郵輪的300多名港人,以及超過2000名滯留在已「封省」的湖北港人,港府多番說檢疫中心不夠用,但直至2月14日才「鬆口」指會計劃使用迪士尼二期用地。

欠諮詢如自廢武功

鍾劍華表示,居民對檢疫中心有諸多疑問和擔心,政府有責任去解說、溝通,來獲得居民的信任,但整個選址過程都欠諮詢,「明明現行機制function(運作)到,卻主動繞過區議會,這是自廢武功。」 

▼直擊鑽石公主號港人回港情況▼

+14

疫情受控改口變「受監控」 張建宗再失言

首宗個案確診已經一個月,本港至今累積已有66宗個案。政務司司長2月19日表示疫情已經受控,但翌日又解釋並非受到控制,而是「受到監控」,再次引發爭議。蔣麗雲認為,只要疫情好轉,越來越確診個案被治愈,「香港人好叻,睇下情況好轉就不會恐慌了,不過政府就真的需要去檢討現有的機制,為何有些官員做唔到嘢。」

傅景華卻認為這種說法不一致會繼續造成恐慌,政府若仍然不聽專家意見、缺乏有效溝通,在危機傳播方面仍會混亂且失敗。鍾劍華則表示,若疫情真的受控,市民恐慌或者會減低,然而政府的角色會越來越被動,未來政府的管治會舉步維艱,傷害持久「你估區議會之後會放過政府嗎?有排要同政府算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