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道古樹患癌播毒 恐擴散附近樹木 專家批政府缺防控措施
政府最新確認多一棵位於堅道的古樹患褐根病,記者與兩名專家到現場視察,估計它屬中期感染,雖未有倒塌風險,但其生長環境差,有不少朽木和霉菌滋生,現場亦未見有任何防控措施。專家憑肉眼觀測,附近其他樹木健康狀況均不理想,或可能全中招,批評政府未有妥善管理病樹,導致「癌症」擴散。
負責管理該樹的路政署回覆稱,有定期巡查及作適當護理古樹,但未有正面回應具體有何防控措施。
發展局樹木管理專家小組上月尾(8月30日)開會,公布多一棵古樹感染俗稱「樹癌」的褐根病,令患樹癌的古樹增至19棵。該樹是位於西半山堅道的細葉榕(HYD CW/5),樹高18米,樹冠寬22米。記者先後與中大生命科學院名譽高級研究員趙紹惠,及浸大國際學院(樹木管理)專修學科統籌鄧銘澤,到現場視察患病古樹,發現該樹葉面細小,少量枝端枯死,主幹根部有小面積出現白色的真菌菌絲面,但未見明顯腐爛,專家評估該細葉榕屬褐根病中期感染,未有倒塌風險。而古樹生長的草叢中,有不少腐爛樹枝、樹椿,佈滿霉菌,環境惡劣。
患癌古樹傳染另一棵古樹
到底古樹何以患癌?翻查資料顯示,剛確診染病的古樹兩米外,原本種有另一棵古樹(HYD CW/4)。它於2014年底已確認感染褐根病,並在2015年中被移除。負責管理附近一帶樹木的路政署指出,新確認染病的細葉榕,位於已移除病樹的根系範圍內,專家指該兩棵樹有可能是互相感染,並懷疑HYD CW/4一早已染病。
可是,路政署表示,去年中聯同樹木辦,抽取該樹根部樣本檢驗褐根病症,並沒有發現感染病症。直至今年6月再次檢驗時,才確認染病。署方指已派員進行風險評估及微力鑽測試,發現樹木結構正常,沒有出現明顯褐根病病徵,如真菌子實體,亦沒有即時倒塌的危險。
兩專家均認為政府應該做好巡查及防控工作,確認整個範圍的樹有否患褐根病,若病情嚴重或需移除;如非嚴重可以使用除害劑或木霉菌等治理;同時整理附近環境,如移除草叢中布滿不同霉菌的樹椿及樹枝。鄧銘澤亦建議,若染病古樹與附近其他樹木泥土內有接觸的話,應用方法隔離,如建塑膠膜阻隔。惟記者現場觀察,未見有任何阻隔措施,腐爛的樹樁、樹枝隨處可見。
足夠防感染措施?路政署未正面回覆
至於路政署有否做足防控措施,如施放農藥、除害劑或木霉菌等,阻止疫情擴散至附近樹木。署方未有正面回覆,僅稱會定期巡查及作適當護養工作。
鄧銘澤又觀察到其他生長於同一個草叢的樹木,健康狀況均不太良好,或一同染病,「未到落葉的季節,旁邊的烏桕樹枝末端都有明顯枯枝,情況不太尋常;其他細葉榕葉面也較細小,有的更長滿水橫枝,代表生長環境不理想」。
專家:政府部門驗樹粗疏
趙紹惠批評政府部門驗樹工作粗疏,「一早已察覺CW/5有褐根病病徵,為何政府驗樹人員到現在先確認到有病?應該一早落除害劑,抑制真菌及子實體生長,令它不可以繁殖!驟眼望落有哪棵樹健康?有落藥有做好防控,會是這樣子?」路政署回覆指,檢視鄰近樹木後,沒有發現感染褐根病病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