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界東北】馬屎埔村民抗爭20年 入稟申司法覆核:對抗不公義
走進粉嶺馬屎埔村,映入眼簾的農田、隨處可見的貓隻,與一路之隔的大型私人屋苑,就像置身平行時空。隨著新界東北發展計劃推展,恬靜的農村將面對推土機步步進迫,但仍然有村民選擇留下堅守家園。
「最終都係要走,只係想將理念宣揚,希望政府有覺悟。」於馬屎埔村出生、長大的關貴漢,在這條村生活逾數十年,見證由熱鬧步向寂寥。作為村內環境關注組召集人,他多年來嘗盡各種抗爭手段,最近再就發展計劃提呈司法覆核。他坦言只為對抗不公義,更不諱言有「攬炒」意味,「當你做晒所有野都唔能夠改變,呢個係唯一辦法。」
新界東北系列之六
位於馬屎埔村口不遠處的一座農舍,農田種有各款蔬菜,關貴漢在這裡已居住逾60年。他的父親由40年代起居於馬屎埔村,寧靜的農村為他出生地、成長地。隨著發展計劃出爐,推土機進場,恒基的地盤更座落在他的家園旁,多年來飽受噪音、滲水影響,「浸死晒農地,浸埋入屋。」
90年代成立關注組 飽受滋擾
儘管生活受影響,但他仍然堅持,他憶述當年抗爭路的起點,「個時搞關注組係對抗環保城計劃,當時係針對政府,之後輪到地主收地。」前特首董建華的環保城計劃最終胎死腹中,到曾蔭權年代重提新界東北發展,多年來他聯同其他村民以不同手法抗爭,過程中更飽受黑社會騷擾,「毒死我隻狗、大閘又被人鎖住。」
他續稱,90年代村內有超過200戶居民,到現時只剩約10戶,歷盡農村變遷的他坦言感受唏噓,「黑又搞你唔到咪告你囉,好多人都搞唔掂。」
為抗不公義 拒接受賠償方案
政府年前曾加強政府收地的特惠補貼及安置安排,包括放寬寮屋戶的特惠津貼由上限60萬元,增加至現時的120萬元。關貴漢依然未有接受相關安排,坦言「好似覺得好唔公義。」,「如果收翻土地就算起私樓,都要後生仔女能夠負擔,(依家)就算起公屋都將後生仔女拒之門外。」他又批評政府相繼推出不同的方案,相關的做法分化、恐嚇村民。
盼令政府有所覺悟
5年前立法會審議新界東北前期撥款期間,曾經發生佔領立法會事件,回看近日社會反修例風波,關貴漢坦言充滿當年的影子,「當時講不遷不拆都有攬炒的意味。」
政府收地在即,關貴漢日前聯同陳伯等村民,就發展計劃申請司法覆核。結局仍是未知數,惟關貴漢卻不感樂觀,坦言「最終都係要走」,只盼望能藉行動對抗制度的不公義。他稱行動為對抗社會對住屋的觀念,令政府能有所覺悟,「唔係多人成為業主,就可以令社會安定繁榮。」
當你做晒所有嘢都唔能夠改變,呢個(攬炒)係唯一辦法。
新界東北發展已進入發展階段,地政總署引用《收回土地條例》,由12月27日起,將收回784幅私人土地(涉及的面積約68公頃)以及被九個墳墓所佔用的土地(涉及的面積約752.8平方米),以推展在古洞北及粉嶺北新發展區第一階段工程,受影響土地的地權,由上述日子起,已被政府收回。
第一階段發展計劃包括新發展區的前期及第一期地盤平整以作新市鎮發展、粉嶺繞道及相關基礎設施工程,涉及收地及賠償金額料達14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