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施永青:不應隨便用收地條例 學者:房價高需改政策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上周三(16日)發表任內第三份《施政報告》,聚焦土地供應及房屋政策問題,更表示將更進取動用《收回土地條例》收屋建地,並會放寬按證公司提供的按保計劃樓價上限,首次置業人士可申請最高九成按揭貸款的樓價上限將由400萬元提升至800萬元等。
政策引發社會討論,在香港電台《城市論壇》中,中原集團主席施永青表示,政府不應該隨便引用《收地條例》,應尊重私有財產,並認為收地有機會不成功。出席同一節目的市建局前行政總監、香港規劃師學會前會長譚小瑩則認為,想要解決房價過高問題,可能需要更大的政策改變,如有些土地只限用於租賃,令非即時需要買樓的人士有其他的選擇,「房價自然會跌。」
中原地產主席施永青表示,資本主義社會應該保護私有土地,土地擁有者應有優先發展權,政府不應該隨意剝奪。他認為《土地共享先導計劃》是用來彌補《收回土地條例》政策不足的方法,因而是否能夠收回土地,仍要看被收回土地人士的態度,若是有地產商採取司法覆核的方式,並非沒有理據,因而政府今次收地,有機會「收唔返」。
施永青:樓價不會因政策無止境上升
對於放寬按揭至九成的措施,提升樓價上限由400萬至800萬元,施認為對房價影響不大,不會因為政策而無止境上升,他強調原本400萬元的上限不合理,政策只是趁市場不景氣的時候,將原不合理的政策修正而已。
譚小瑩:《施政報告》策略證明政府有「好大承擔」
市建局前行政總監、香港規劃師學會前會長譚小瑩則認為《施政報告》的策略證明政府有「好大承擔」,但認為所有收地的計劃都應該先討論規劃,包括道路、學校、街市等基建,而不是單單只講「百分百供應公營房屋」那麼簡單。
她並指,香港確實只有少數人可以買得起樓,但該狀況並非香港獨有,政府在政策上應該有更大的轉變才能解決地價過高的問題。她舉例中國內地、英國等都存在房屋價格高的問題,因而當地政府會令部分土地用途只限於租賃50年,使更多非必要即時買樓的人士可以採取租樓方式解決住屋問題,「房價自然會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