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警會】警方心理學家:警員讀初中子被叫「狗仔」 脾氣變暴躁

撰文:鄭秋玲 麥凱茵
出版:更新:

監警會今日(17日)與投訴警察課代表舉行例會,其中公開會議部分的議程,包括簡報警務人員的心理輔導服務、網絡「起底」及假新聞;並會報告投訴警察課的每月統計數字、涉及《逃犯條例》修訂有關大型公眾活動衍生的投訴統計數據,以及投訴警察課刑事及違反紀律事項一覽表。早前獲特首林鄭月娥會委任加入監警會的大律師公會前主席林定國及前教育署署長余黎青萍首度出席會議。
警務處高級臨床心理學家麥詠芬在會上透露部分接受輔導的警員子女個案,包括一名住在黃大仙紀律人員宿舍的4歲女童,家裡受破壞後出現尿床等倒退行為;另一名初中男生被同學孤立,謔稱「狗仔」,令他脾氣變得暴躁。

監警會今日與警方例會上,主要聆聽警方報告心理輔導及近月警員執法情況。(李澤彤攝)
+2
余黎青萍(左)及林定國(右)首席出席監警會會議。(鄭秋玲攝)

警方心理學家:有警員埋怨被當殺父仇人

警務處高級臨床心理學家麥詠芬表示,2010年警察學院開始為警員提供正向心理學作訓練課程,至2018年已進行至少6次大型的訓練,以應對示威時可能遇到的挑釁,前線不少警員已接受相關的訓練,而機動部隊的人員更必須8小時的心理訓練。

她又指,反修例活動中示威者的暴力升級等,甚至所住的宿舍也遭受衝擊等,加上工作時間長達30多小時,使警員承受極大壓力,有警員遺憾因此未能出席子女第一次人生畢業禮。她提到「有前線不明白示威者為何會將他們當作殺父仇人」,加上傳媒的負面報道,令他們感到十分難過;同時,假新聞在網上流傳使社會的「仇警」加劇,社會對警員的尊重越來越少。

警察高級臨床心理學家麥詠芬(右)表示,因應近月事件,心理服務才擴展至警員家人。(鄭秋玲攝)

黃大仙宿舍留守嫲孫嚇到不知所措

麥詠芬透露部分接受輔導個案,其中一對夫妻都是警員,住在黃大仙紀律人員宿舍,在有示威者衝擊宿舍時,家中只有一對分別1歲及4歲的幼童,他們的祖母及外傭,家中被磚頭打破玻璃窗,碎片跌進屋內,四人要躲到沒有窗的走廊;有鄰居拍門,他們都不敢開門,因怕可能是示威者已衝進屋內。4歲長女其後出現急性壓力問題,如失眠和有倒退行為,包括尿床。

另有警員讀初中的兒子在學校受到欺凌,同學不許他一齊做集體報告、叫他「狗仔」、甚至意思笑指家人要吞槍等。麥詠芬表示,該初中生脾氣變得暴躁,學校老師及社工已介入處理,校方已很好處理。

警察心理服務課已為警員提供《亂局中守護警察孩子》的小冊子,包括如何向小朋友講解示威運動等,主要為他們提供安全、安慰、安心感覺。

↓↓9月15日警察與示威者衝突↓↓

+17

375名警員被起底

麥詠芬表示,會派出心理專家去評估警隊內的士氣,並將情況轉述給上級。如8.31太子站事件後,有鐵路警區的警員反映,重回港鐵站感到受壓,在工作要面對不同市民,故他們也派出心理專家主動去了解他們的需要。為應對現時情況,警察心理服務課現向警員提供兩條24小時支援熱線。

她表示,至今有235名警員受傷,375名警員被起底,連同家屬則共涉及約2,000人,出動100次去宿舍及前線提供輔導;在 6至8月,警察心理服務課共收有66個新的輔導個案,包括警員及家屬,舉辦9次工作坊,「希望我們可以守護同事。」

一成個案需轉至精神科

監警會委員朱永耀向警方提問,包括警察心理服務課會為警員家屬提供服務,輪候時間會否甚長?麥詠芬表示,為警員家屬提供服務是近期才開始,未來會繼續推廣服務;她提到過往大約有10%的個案需要轉至精神科。

另一委員歐楚筠關注被起底的警員及家屬的心理狀態,麥詠芬稱在約2,000個個案中,約有400個案來到警察心理服務課接受轉導。

本身是立法會委員的監警會副主席謝偉銓擔心警員長期執勤受到壓力,甚至出現由同儕拉着失控的同儕,詢問會否主動接觸他們,以及警察心理服務課的人手是否足夠。麥詠芬重申,會按情況主動決定行動,如8.31已主動聯絡鐵路警區指揮官等到同意後才會接觸他們,但未有回答人手問題。

開槍警員被「起底」收2000個電話滋擾

科技罪案調查科警司莫俊傑在會上匯報起底情況,如6.12有負責開槍的警員被「起底」後,隨即收到2,000個電話,包括被叫外賣、借錢等,也有警員結婚時遭示威者到場撒溪錢等。他們也留意到有關「麻包袋」、「要由家人還債」、怎樣跟蹤警員等言論。

莫俊傑播放9.15有示威者圍毆藍衣人、製作燃燒彈的片段等,「好明顯有這些片段播出後,示威者便會使用。」莫俊傑重申「TATP」烈性炸藥可造成極大傷害,連極端組織阿爾蓋達也曾使用。

他提到網上散播的仇恨言論越來越廣,包括利用低清或經剪輯的片段,如指控警方投汽油彈等來誤導公眾,「場面可能是警方受襲,但網上便變成警察不斷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