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周二(25日)提出公營醫療收費改革方案,其中包括優化醫療費用減免機制,預計合資格受惠人數由30萬增至140萬,隨即引來社會關注,醫務社工人手是否足夠處理。消息指,醫管局研究推出網上申請系統,目標最快明年第二季市民可透過「HA Go」應用程式申請醫療費用減免。
社署社工總工會主席梁建雄指,市民要申請醫療費用減免,需經過醫管局醫務社工或社署社工審批,市民經「HA Go」申請減免,只是改變了社工得到申請者資料的方式,無助應付大幅增加的申請數目。他期望當局落實「兩級制」,改由醫管局其他崗位審批通過經濟審查的申請,有特殊原因的申請者,才交由社工審批。
曾任醫務社工的社署社工總工會主席梁建雄今日(28日)在商台節目指,現時市民要申請醫療費用減免,需經過醫管局醫務社工或社署社工審批,審批時會考慮申請人的經濟因素例如收入及資產,以及有否特殊原因,再批出豁免醫療服務收費證明書。
就當局目標讓市民透過「HA Go」減免,梁建雄認為問題徵結在於人手,稱現時全港醫務社工只有數百人,即使連同社署社工亦只有約2,000人,未計當中有人屬行政工作崗位,強調若只由社工審批,現時人手不足以應付增加的申請數目,「HA Go只係一個工具」,「工具係無解決到人力嘅問題,只係令(申請)資料回流到我哋(社工)嘅方式唔一樣」。
梁建雄認為,當局可以落實「兩級制」,由醫管局其他崗位審批通過經濟審查的申請,有特殊原因的申請者,才交由社工審批。
醫管局指,費用減免機制最長有效期,會由12個月延長至18個月,可以減省醫務社工處理文件的工作量。惟梁建雄指出,現時內部有指引,除非申請人屬長者等經濟條件較少變動人士,又或申請人本身已經出入醫院,才會獲批12個月減免期,否則一般申請人多數只獲批三個月或六個月費用減免,關注指引會否改變。
他不認同醫管局稱,140萬合資格人士不會全部同一時間提交申請,指方案出爐後,已收到有關查詢,稱今次方案,獲批醫療費用減免有效期由現時的12個月,延長至18個月,市民「肯定係提早嚟攞」,不會留待有醫療需要時才申請,強調現行機制若不改善,「一定應付唔到」。
梁建雄又強調,醫務社工的工作應該是為病人提供輔導、離遠支援、家庭支持等服務,而非留意病人戶口、保險情況等行政工作,期望當局可以落實兩級制,讓社工回到專業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