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尖子愛醫科 老師:中學實驗訓練「一估就知」 難誘發研究興趣

撰文:胡家欣
出版:更新:

大學聯招上周一放榜,醫科繼續成為尖子之選,有七成半的文憑試狀元選讀醫科。有中學教師認為,中學的科學訓練不著重研究與實驗,令同學未能有機會探索志趣,加上醫科前境理想及「人工高」,故選科較為單一。
中大教育學院課程與教學學系生物教育專業顧問劉國智亦指,他觀察到IB狀元讀比例較文憑試狀元低,相信本港社會、家庭與學校的傳統期望,令不少優異學生選修醫科,但事實上並非人人適合,「佢哋雖然可以有能力克服,但未必會讀得開心。」

劉國智(左一)認為,社會、家庭與學校對傳統期望,令不少優異學生選修醫科,但事實上並非人人適合。(胡家欣攝)

學生:部份人讀醫 因背負父母期望

今屆國際生物奧林匹克(IBO)銀牌得主、聖保羅男女中學學生黃摯毅表示,校內不少修讀生物科的同學,都會以讀醫科為目標,但是他認為,大部份同學未必對醫科有真正的熱誠,而部份人背負父母的期望而選擇,認為是扼殺學生追求自己的興趣。他指,自己未來會以雙主修中文及生物為目標。

中學階段科學訓練不著重研究 難引起興趣

五旬節中學生物科教師王國晞認為,本港中學階段的科學訓練不著重研究與實驗,實驗安排參考課本,屬可預知性,探索空間少,「一做就估到」,未能引起學生興趣,有待加強。他指,自己在課堂教學會引用IBO試卷題目,希望藉此開拓學生視野,特別可以加強高程度學生思維訓練。

中大學者:IB狀元讀比例較文憑試狀元低

中大教育學院課程與教學學系生物教育專業顧問劉國智認為,社會、家庭與學校的傳統期望,令不少優異學生選修醫科,但事實上並非人人適合,「佢哋雖然可以有能力克服,但未必會讀得開心。」他續指,以其觀察,國際文憑(IB)狀元修讀醫科的比例比文憑試狀元低,認為前者課程更能夠令學生找到志趣,「學生找唔到興趣,就唯有從實際角度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