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遊行】說好的「好打得」呢?林鄭上任兩年施政甩轆事件簿
今日(7月1日)是特首林鄭月娥上任兩周年,由於上月《逃犯條例》爭議引起社會巨大爭議,政府成為眾矢之的,預計今年七一遊行人數會遠多於去年。
回顧林鄭上任的第一年,政治氣氛相對緩和,和泛民主派的關係未至於太過惡劣。民主黨2018年3月黨慶,甚至有邀請林鄭到場(一度引起捐款3萬元風波)。該年一樣有政治紛爭,例如廣深港高鐵一地兩檢安排、立法會修改議事規則爭議,但最後政府/建制一方都安然度過,而且「上身」的並非林鄭本人。
但單由去年7月1日起計,林鄭月娥政府在任期第二年,已多次因應爭議政策,引來民意反彈,最後需要讓步、道歉或放軟口風。林鄭本人亦多次「上身」,成為輿論的圍攻對象。以下會細數林鄭任期第二年內,7件主要的甩轆政策。
1. 颱風山竹--有防災無善後
2018年9月16日,超強颱風山竹正面吹襲香港,天文台發出十號颶風信號長達10小時。特區政府事前高調預警,出動旅遊巴疏散高危地區的居民。然而政府防災虎頭蛇尾,遺漏了善後工作,風暴翌日市面路面交通一團糟之際,政府未有措施宣布停工,引來輿論怒轟。當時林鄭月娥堅稱政府沒有法律基礎宣布全港停工,更爆出「攞特首出氣係冇問題嘅,特首係可以俾人鬧」的金句,進一步激起民憤。
最終政府承諾檢討天災善後政策,今年6月初,勞工處公布新修訂的《颱風及暴雨警告下工作守則》,表明在超強颱風的惡劣天氣下,政府可因應需要公布「極端情況」,僱員在八號颱風警告取消後的兩小時,應留在原來的地點,而非立即啟程上班。政府可按需要延長警示。
▼盤點各區填海計劃進展▼
2. 明日大嶼--備受爭議計劃押後
上屆政府曾建議發展「東大嶼都會」,在中部水域填海1,000公頃造人工島。林鄭月娥在去年10月的施政報告中,更提出擬在交椅洲一帶填海增至1,700公頃。
由於當時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的諮詢尚未有報告出爐,而過往填海1,000公頃的建議連初步研究都未做好,政府就忽然提出一個「加強版」的建議,被指偷步。而在中部水域建人工島,潛在的環境和造價問題引起頗大爭議,甚至有批評指計劃會花光香港財政儲備。
施政報告公布後民意反彈,數千市民上街反對明日大嶼計劃。隨後政府亦放軟口風,表示可以先處理原計劃的1,000公頃,餘下的新增700公頃容後再議。發展局局長黃偉綸今年向立法會尋求研究撥款時,也是先處理原先的1,000公頃。在6月的《逃犯條例》爭議過後,撥款申請更被押後審議。
▼土地大辯論結果懶人包▼
3. 土地共享計劃推遲--土地大辯論幾「爛尾」
土地大辯論的其中一個爭議點,在於如何釋放新界閒置私人農地。政府一直抗拒動用《收回土地條例》向發展商收地,傾向公私合營發展,但民間團體較多認為這會將發展主導權交予地產商,亦易引起官商勾結嫌疑。
去年施政報告中,林鄭月娥同樣在諮詢未完結時,率先公布「土地共享先導計劃」,推動公私合營,預計今年6、7月會公布細節,下半年接受申請。但基於反《逃犯條例》修訂引起本港政治環境大變,政府在今年6月底決定項目押後公布。
隨著土地共享項目押後、棕地研究遲遲未完成、粉嶺高爾夫球場只收局部,政府在整個土地諮詢中的短中期土地選項,效用已所剩無幾。
▼本港各區貧窮情況▼
4. 收緊長者綜援--建制泛民齊反彈
上屆政府曾建議將領取長者綜援的合資格年齡由60歲提高至65歲,以「配合人口政策延遲退休年齡的方向」,本屆政府著手落實。政府事前未有張揚,只在去年的財政收支總目(即俗稱「電話簿」)及《2018年撥款條例草案》中輕輕帶過。
由於社會福利署擬於2月1日正式提高長者綜援門檻,社會廣泛關注,因大批60至64歲的清貧長者生活或受到衝擊。林鄭月娥和勞福局局長羅致光在此事上受廣泛批評,其中林鄭在立法會回應建制派議員提問時,反向議員指該措施「係各位(議員)批准嘅」,開罪泛民以至建制派,事件亦演變成政治風波。
最終,政府在1月18日宣布向60至64歲、不能工作的年長人士提供1,030元津貼,補回長者綜援門檻提高後的差額。政府原先仍想對沒有找工作的60至64歲人士扣除200元,但在跨黨派議員繼續反對下放棄。這宗鬧劇,亦重創整個政府問責團隊,尤其羅致光的民望。
▼財政預算案2019懶人包▼
5. 派錢4000之亂--不派不派還須派
2018年2月,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宣讀財政預算案,被指偏坦中產、高收入人士,冷待基層,在輿論壓力下,一向堅拒「派錢」的政府突然轉軚,宣布「補漏拾遺」方向,向合資格市民「關愛共享」派發4000元。如在其他預算案措施受惠未足4000元,也可以補足差額。計劃由在職家庭及學生資助事務處(職津處)負責,今年2月1日開始接受申請。
不過計劃被指申請條件複雜,要求多多、安排混亂,不能網上申請,市民連自己是否合乎資格、能拿多少都不清楚。政府對是否需要住址證明、郵費等問題也朝令夕改,導致滿城風雨。及後陳茂波要在今年1月底向公眾道歉,另在政府合署、屋邨辦事處等增加投遞箱。
申請開始後,政府收到至少340多萬份申請表,但被指處理極度緩慢、行政安排混亂。政府目標是在9月底前完成派錢工作,意味這項去年3月宣布的措施,幾乎要花一年半時間才能處理好。
6. 三隧分流硬闖失敗--政府被譏「三流分隧」
林鄭月娥於去年施政報告中,建議調整東隧、紅隧、西隧三條過海隧道的收費,在私家車收費上,紅隧由20元加至40元、東隧由25元加至40元,西隧由70元減至50元,以平衡3條隧道的車流量。今年1月,運輸及房屋局向立法會提交文件,要求在1月23日討論三隧分流的無約束力議案。
不過加價始終是選舉包袱,連建制派都不太敢支持。1月22日,政府以中環灣仔繞道剛通車需收集更多數據為由,暫時抽起議程。到3月26日,林鄭開記者會宣布,未能取得立法會足夠支持,決定擱置議案,直至2023年收回西隧前,都不會再研究和商討三隧分流問題,計劃壽終正寢。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亦嘲笑政府此計劃為「三流分隧」。
▼逃犯條例變政壇六月風暴▼
7. 修訂逃犯條例變政治風暴
今年2月,政府聲稱為處理去年發生在台灣殺人案,建議修訂《逃犯條例》,容許與香港沒有簽署長期移交協定的國家或地區,包括中國內地,向香港提出引渡要求。由於不少市民對中國內地法制欠缺信心,擔心條例會被利用作打擊政治異見者的工具,非建制派將其稱為「送中條例」,連法律界都對政府的修例亦有保留。政府先後兩度修訂條例建議內容,但都無法得到民間信任。
事件持續發酵,民陣在3月31日、4月28日及6月9日先後發起遊行,其中6月9日的遊行,民陣公布有103萬人參與(警方指最高峰有24萬),但政府依然企硬。民怨持續升溫,到6月12日,在金鐘一帶的示威演變成嚴重警民衝突,警方出動催淚彈、布袋彈、橡膠子彈等對付示威者,引起極大反響。這一役堪稱林鄭上任,甚至回歸以來最大管治危機。
林鄭於6月15日宣布暫緩條例修訂,不過市民不滿她只是「暫緩」而非「撤回」方案。而當日警方被指使用過分武力,更用「暴動」形容示威,民間要求嚴查追究警察、撤回「暴動」定性及釋放被捕人士。6月16日的示威,據民陣稱有接近200萬人參與(警方指按原定路線高峰期有33.8萬人)。
在政治風暴下,政府管治威信重創,立法會多個爭議項目如明日大嶼前期研究撥款、《國歌條例草案》二讀、土地共享先導計劃,亦面對不同程度的押後,行政會議連續兩周暫停,政府領導層工作近乎癱瘓。而爭議到現時仍未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