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豬瘟】內地供港生豬大減 肉檔無肉賣 兩個月後恐爆倒閉潮

撰文:鄭翠碧
出版:更新:

本港上月接連爆發兩宗非洲豬瘟,疫情過後,內地供港活豬量仍不及往常的一半。有業界人士向《香港01》透露,因內地對活豬的需求大增,供港豬場都把豬隻轉「內銷」未能供港,供港活豬現主要依靠位於廣東及江西的兩間豬場。
由於營運成本大增,業界指稱屠房有意提高運輸費及屠宰費,相信拍賣價會再創新高,或有肉檔因入不敷支而選擇結業,估計兩個月後或現倒閉潮。另外,有工會稱,至少幾十名肉檔刀手已有一個月無工開,生計大受打擊。

有業界透露,因內地對活豬的需求大增,供港豬場都把豬隻轉為內銷,未能供港。 (資料圖片/張浩維攝)
+6

供港豬場變「內銷」 日均供應由4千變不足2千

自第二宗非洲豬瘟疫情後,供港的內地活豬量一直大不如前,除了6月13日外,每天供應量均不到2000頭,是疫情爆發前平均約4千頭的一半,令拍賣價持續處於極高水平,平均價更曾見3593元一擔的高位,比往常高1.7倍。

活豬代理、香港農業專區公司董事總經理鄭嘉成透露,現時每天供港的活豬,主要只得兩家內地豬場,分別為位廣東及江西。他解釋,內地在爆發非洲豬瘟後,大批豬隻被銷毀,對活豬需求亦極大,內地供港豬場都紛紛把豬隻轉為內銷,未能供港。他形容本港處於弱勢,即使政府「出馬」亦未必能令內地豬場增加供港量。

本港6月的活豬供應量。 (食環署網頁)

內地豬價飆升 供港難回本

鄭嘉成亦指出,活豬數量不足的情況或會持續多於一年。他說,當內地豬場爆發非洲豬瘟,在「殺豬」及消毒後,需先重新輸入「豬囡」,數月後豬囡才會變為豬乸,然後再作配種,生出豬囝後又需時「養大成豬」,整個過程需時一年多。而內地由去年8月至今,全國各省不斷爆發非洲豬瘟,已有近一百萬頭豬被殺,以致內銷需求大增。

雖然本港在6月13日的內地活豬供應量曾一度上升至2,686隻,當天拍賣價平均只有1417港元。但鄭嘉成指,拍賣價大跌,令內地豬場不敢增加供港量,因現時在內地的拍賣價亦為約1200元人民幣一擔,若計算兩地對一斤的定義不同、匯率及運輸成本後,供港豬需拍賣至1700港元一擔,才相當於在內地的賣價,因此內地豬場每天只會供應1000多頭豬到港。

6月7日,活豬復市,但有肉檔負責人稱,由於昨天豬隻來貨量只為平常一半,肉商和買手只能少量入貨,他亦只買了「一隻半隻」。 (資料圖片/鄭翠碧攝)

肉檔無新鮮豬肉賣 「肉類分割技術員」手停口停

鄭嘉成續稱,內地活豬量大減,令運輸成本及屠宰費大增,上水及荃灣的屠房營運商正考慮在下月起調整收費。有報道引述香港豬肉行總商會理事長許偉堅指,屠房或會把相關收費增加一倍,豬肉拍賣價相信會再飆升。

他又稱,現時街市中約有四分一的肉檔因買不到豬,寧願不營業,豬肉價格高企,瘦肉已賣100元一斤,亦令檔販難做生意,他估計,兩個月後或有部分私人店舖無法經營下去,出現倒閉潮。

而香港生豬肉食業職工會會長陳展明就稱,有數十名在肉枱工作的會員,自第一宗非洲豬瘟出現後就「無工開」,停工逾一個月,生計大受影響,這些會員主要是在集團式肉檔工作,薪金以日薪計,「手停口停」,十分徬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