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分析】本地手切肥牛:一個「呃」了香港人多年的謊言

撰文:林劍
出版:更新:

肥牛與火鍋是絕佳的配搭,不少食肆都喜歡以「本地手切肥牛」作為招徠,讓大家覺得在享用最地道的牛肉,但大家可能也會有疑問:香港有飼養的活牛嗎?事實上,在政府政策引導之下,香港的禽畜養殖已逐漸式微,本地「港豬」只佔市民豬肉需求極低比例,活牛更已完全由內地供應。故此所謂「本地手切牛肉」,都是從內地運來的活牛,再在香港屠宰,即是用「本地手」切割的肥牛而已。
亦因如此,近日有上水屠房的內地豬隻被驗出非洲豬瘟病毒,屠房要關閉消毒,逾六千豬隻要銷毀。屠房停運,豬農叫苦,波及牛肉供應,大家亦只能選擇冰鮮或冷藏肉品。近年不時有聲音提出,應該重振本地農業,以免受進口因素、如外來疫病影響本地食材供應。但現實情況告訴大家:難矣。

延伸閱讀:【非洲豬瘟】大屠殺前片段曝光 6,000豬臨死斷糧捱餓數日

+5

本港豬、牛鮮肉依賴進口 活牛百分百來自內地

根據政府《香港便覽》,在2018年,本港七百多萬人每日消耗4,313隻豬、47頭牛,分別由荃灣、上水及長洲三間持牌屠房處理。但在來源方面,漁農自然護理署回覆《香港01》查詢,在這四千多隻豬中,平均只有約290隻,即6.7%為本地生產。漁護署2017-2018年度的年報也提到,2017年本地生產活豬有104,248隻,遠不及進口的1,455,379隻。根據政府統計處資料,供港活豬其實絕大部分源自內地。而極少數來自台灣或美國的豬隻,主要都是作配種用途。

牛肉方面,本港沒有本地飼養食用的活牛。現時《公眾衞生(動物及禽鳥)(禽畜飼養的發牌)規例》中,並沒有所謂「牧牛」的牌照,所以新鮮牛肉都是其他地方供港再屠宰,市面上所謂的「本地手切肥牛」,其實應是在港屠宰的內地牛。政府統計處資料則顯示,近五年進口香港、非單純用作配種的活牛,百分百是來自中國內地,每月約有千多隻,平均除開每日約40至50隻,亦即剛好滿足本地需求。

《香港01》記者向一名牛肉採購業界人士了解,對方表示,印象中本港從來沒有本地飼養供食用的活牛,即使有養牛也是奶牛。在七、八十年代,香港仍有相當一部分活牛來自泰國、印尼,但隨著內地牛肉的質素改善,近年的活牛基本上都是向內地購買。

部分商家喜歡以「本地手切」牛肉作招徠,但其實香港沒有本地飼養並供食用的活牛,充其量是內地進口,再供本地人「用手切」。(資料圖片)

政府不鼓勵本地飼養 鼓勵農業不包括畜牧

造成這種依賴進口活牲口的現象,是因為本地經濟早已轉向第三產業為主,禽畜飼養業現實上較難吸引年輕人入行。而政府在政策上,也不鼓勵在本地飼養食用家禽和牲畜。因為禽畜的排泄物和屍體如處置不當,可能污染溪澗和河流,而隨著城市化發展,飼養活動亦容易引起附近居民不滿。加上在九十年代末至2000年代初,香港出現禽流感、日本腦炎等可經禽畜傳播的疾病,加速政府向農場「開刀」。

於是,政府在2005年及2006年推出「家禽農場自願退還牌照計劃」及「養豬場自願退還牌照計劃」,並在2008年推出「家禽農場結業特惠補助金計劃」,停止發出新的牌照,以補償金鼓勵禽畜飼養者自願退還其牌照及終止農場運作,吸引至少162個家禽農場及222個豬場退還牌照。截至2018年,本地只剩43個豬場及29個家禽農場。

然而,隨著內地黑心食品問題愈爆愈多,社會亦開始討論如何減少對內地農產品的依賴,復興本港農業。上屆政府任期內,食物及衞生局曾檢討農業政策,2014年的《新農業政策:本港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諮詢文件,提到政府積極支持本港農業現代化,鼓勵利用農業發展可帶來的貢獻造福社會。不過報告對於禽畜養殖,未有提出任何檢討更新措施,甚至明言「政府並無計劃改變現行為禽畜飼養業的規模設限的政策」。

因應非洲豬瘟的威脅,本港近日要銷毀逾六千豬隻。(資料圖片)

所以在這政策源流下,政府銳意讓禽畜飼養業「自然消亡」,讓時代淘汰,本地飼養、可供食用的本地牲畜現時少之又少,而本地手切肥牛,更只是一個都市傳說。

加上,目前內地仍未擺脫非洲豬瘟的陰霾,豬隻供應難免受影響,在供應不穩定之下,對香港的豬肉供應恐構成衝擊。這種情況下,即使稍後屠房恢復運作,供應亦難免受到影響,市民日後亦相當有可能需要「捱貴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