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醫生】豁免實習難救港醫生荒?盤點英美澳星台引入外援制度

撰文:林劍
出版:更新:

醫務委員會昨日(8日)討論及表決放寬海外醫生實習安排的方案。不過即使免除海外專科醫生實習,預料對本港整體醫療人手增長只是杯水車薪。
實習安排只是整個非本地醫生關卡的一小部分,近年面對醫生人手不足問題,有立法會議員及其他團體曾提出,會否考慮借鏡新加坡等地的模式,在確保醫生質素的前提下,容許部分醫生免試執業。
以下會精選5個港人熱門移居或鄰近的地區,包括新加坡、美國、英國、台灣及澳洲,分析其引入非本地培訓醫生的制度,與香港制度作一比較,供讀者參考及判斷。

各地引入海外醫生制度簡單比較:

(香港01製圖)

香港

海外受訓醫生要正式在香港行醫,須通過醫委會的執業資格試。考試分三個主要部分:一是專業醫學知識,為多項選擇題;二是醫學英語技能水平測驗;三是臨床考試。通過考試後,考生會被安排到香港各指定醫院輪調接受實習評核,為期12個月。

現時本港暫無免試正式執業的機制。不過未通過執業試的海外醫生,如果擁有可接納資格及相關經驗,再加上獲指定機構(包括衞生署、醫管局、港大及中大醫學院)聘用以負責教學、研究或臨床工作,也可向醫委會申請有期限的有限度註冊,為期三年(去年修例前為一年)。如表現達標,年期可一直延長,例如中大腫瘤學系主任莫樹錦,也是在海外讀醫後回港有限度註冊。

新加坡承認100間海外醫學院的醫生資格,醫生完成監督期後即可正式註冊。(陳篤生醫院官方短片截圖)

新加坡

新加坡並無執業資格試。當地自2003年起設立認證海外醫學院制度,就是坊間常說的「新加坡模式」。

機制容許名單上的醫科畢業生到新加坡以有條件註冊(conditional registration)執業,獲認可的醫學院一度有158間,但基於醫生人手問題開始紓緩,近日縮減至100間,包括四間內地院校被剔除。海外醫生需要在醫院內通過「督導臨床實習期」,跟隨資深的醫生學習。監督期為2年至4年不等,若其表現為滿意可獲新加坡醫藥理事會(SMC)考慮發出正式註冊(full registration)。

(香港01製圖)

美國

考試安排:

如想在美國行醫,不論是否在美國境內讀醫,都一律要通過「美國醫師執照考試」(USMLE)。美國及加拿大讀醫者可直接取得考試資格。如在其他地方讀醫,則要先確認自己的醫學院在「世界醫學院名錄」之中(香港的兩大醫學院都在其列),而且學位要被認證為「醫學學士」,方有資格參加考試。如上述任何一條件未符合,要另外向「外國醫學畢業生教育委員會」(ECFMG)申請。

考試分3個主要部分,第一部分涵蓋基礎醫學知識,第二部分主要為臨床知識、臨床診斷能力。在美國和加拿大以外讀醫的考生,通過首兩部分後,要再獲得ECFMG頒發的證書,才可參與第三部分。第三部分除有綜合醫學知識考試,也有模擬情境診斷等,著重考核醫生實戰技巧。

須注意的是,雖然第一部分理論上只須及格就可繼續往下走,但由於得分有高低之別,而美國醫生執照的競爭極為激烈,實際得分往往會影響考生被醫院取錄/聘請的機會。可是第一部分一旦不及格就不能再重考,乃「一試定生死」。

圖為USMLE第二部分模擬情況,考生須展現其臨床診斷能力。(USMLE網站圖片)
USMLE第三部分以電腦進行,考生會面對選擇題測驗、模擬病歷處理題。(USMLE網站圖片)

問:考試後有沒有監督期?

有,考生通過首兩部分考試後,除要應付第三部分考試,也要通過「配對」,參與住院醫生計劃(Residency Program),即類似在醫院訓練實習,才可正式成為醫生。年期因應不同專科、不同醫院而有所不同,但一般至少3年。

問:有沒有免試機制?

沒有,境內外醫科生都需要考,只不過如上所述,在美國和加拿大讀醫者,在獲取考試資格上比較方便。

PLAB考試是海外醫生在英國行醫的主要方式,在第二部分,考生須參與模擬臨床診斷。(PLAB網站圖片)

英國

考試安排:

英國的醫生資格,由英國醫務委員會(GMC)把關,GMC會為外地醫生舉辦專業和語言評估委員會考試(PLAB)。PLAB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筆試,考核臨床醫學知識和理論,涵蓋內、外、婦、兒等專科;第二部分為臨床考試。申請者在通過PLAB考試後,可以申請臨時行醫執照。

問:考試後有沒有監督期?

擁有臨時行醫執照者,在經認可的醫療機構實習1年,完成實習項目後方可申請正式註冊行醫執照。

問:有沒有免試安排?

有。如果醫生持有其他29個歐洲經濟區(EEA)國家以及瑞士的資格,就可以於英國正式註冊。

持有其他地區的資格者,如果該資格包含在「世界醫學院名錄」認可的醫學院,醫生得到知識及技能證明(方式包括獲認可的保證機構保證、獲認可的研究生資格),也可申請臨時註冊,並依照實習安排獲取正式執照。

英國脫歐公投通過後,部分在當地執業的歐盟國家醫生擔心其在英國的前景不明朗。(GMC網站圖片)

問:英國脫歐,對原有的非本地醫生資格有否影響?

英國脫離歐盟,最大可能受影響的,會是通過EEA或瑞士醫生資格於英國註冊的醫生。根據GMC的說法,這些醫生不會受到影響。不過由於脫歐方案在下議院多次觸礁,外界擔心英國會陷入「無協議脫歐」。GMC指出,一般情況下現有醫生不受影響,如醫生擔心自己的情況較特別、可能受影響,可自行聯絡GMC處理。

所以,脫歐對於當地歐盟國家醫生的影響,大多不涉醫生資格。只不過有部分在英國行醫的醫生是其他歐盟國家公民,他們擔心自己的居留或其他公民權利受到影響,英國政府至今也未交出穩妥的說法。據英國皇家內科醫學會(RCP)統計,約有一成在國民保健署(NHS)工作的醫生為歐盟其他國家公民。外媒報道,不少在英國的歐盟國家醫生,即使資格不受影響,也因前景未明而醞釀「逃離」英國。

在台灣,外地醫生欲赴台執業,必須經過「醫師國考考試」。(台大醫院圖片)

台灣

考試安排:

在台灣執業,不論是否本地醫科畢業生,都須通過「醫師國考考試」。如果本身的醫科學位是來自美國、日本、歐盟、加拿大、南非、澳洲、新西蘭、新加坡或香港等獲教育部認可的地點,就可直接應考。否則考生須通過多一個名為「國外醫師學歷甄試」(包含基礎與臨床醫學知識筆試,以及臨床知識口試)的考試,才能應考。

「醫師國考考試」分為兩階段,第一階段主要為醫學知識及其臨床應用,第二階段為各個專科的臨床實例及醫學倫理考試。

問:考試後有沒有監督期?

有。外地考生在通過「醫師國考考試」第一階段考試後,要經過48周實習工作以及通過醫學臨床技能測驗(OSCE)後,才能參加第二階段考試。每年實習名額會由衛生福利部按人手需求而調整。

問:有沒有免試安排?

沒有。

在澳洲,外地醫生可通過由AMC主辦的考試獲取當地醫生資格,不過亦有其他渠道可代替考試。(AMC網站圖片)

澳洲

考試安排:

持有非澳洲或新西蘭醫科學位者,需通過澳洲醫學委員會(AMC)舉辦的執照考試,第一部分考核基礎醫學知識,為多項選擇題;第二部分為臨床考試,涵蓋不同專科。通過考試者,可向AMC申請臨時註冊醫生資格。

考生亦可選擇不應考第二部分臨床試,改為參加實際臨床工作評估(Workplace-based assessment),申請實習醫生或住院醫生職位,屬有限度註冊,為期一年。不過澳洲各地政府的政策,都是傾向優先訓練及聘請本地醫生,在名額不多之下,外地醫生要獲取這些臨床訓練職位更加困難。

問:考試後有沒有監督期?

有。不論是通過兩部分考試申請臨時註冊醫生資格,還是直接參加實際臨床工作評估,都需要通過為期12個月滿意的監督執業,才可正式註冊。

問:有沒有免試安排?

有。在英國、愛爾蘭、美國、加拿大、新西蘭受聘的醫生,可申請臨時註冊,經12個月滿意的監督執業,也可正式註冊為醫生。

至於專科醫生,也可以申請專科註冊(Specialist pathway)。只要自身畢業的醫學院是在「世界醫學院名錄」內以及獲AMC確認,就可經由當地專科學院進行評估,申請有限度或臨時註冊。獲得聘請後,如獲得學院認可及頒授學院院士,可以進一步作專科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