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 2019】7成受訪學生指核心科目致壓力大 中文科壓力指數高
香港中學文憑試(DSE)本月初正式開考,學生必須在中英文兩科考獲3級、數學及通識科考獲2級或以上,才符合大學入學最低門檻。然而,不少人批評「一試定生死」,學生過份操練試卷,為他們帶來壓力。民間青年政策倡議平台(19日)發表調查報告,以5分為滿分,有7成以上學生認為四個核心主修為自己帶來4或5分的壓力;若獨立評分,四個核心主修科及選修科的壓力評分都偏高,其中以中文科壓力評分最高,5分滿分中獲得3.8分。
有高中生稱每天讀書9小時,失去自由時間,加上中文科範文推行後,同學要花大量時間背誦及閱讀課外知識,文言文為學生增添壓力。
民間青年政策倡議平台於今年一至三月期間進行《香港中學生對新高中主修科的整體評價》調查,訪問了751位中學生或中學畢業四年內的學生,其中高中生佔7成,另外3成為修畢DSE的學生。
中文科壓力評分最高
結果顯示,以5分為滿分,有7成以上學生認為四個核心主修為自己帶來4或5分的壓力,其中以中文壓力評分最高,獲得3.8分。調查指,中文科壓力來源首三項是考核模式、課程內容或架構、專題研習(SBA),分別佔77.5%、64.4%及42.2%。
調查指,有過半數學生認為應簡化DSE模式及課程內容,如刪減範文、降低文言文佔分比例,及取消卷三聆聽及綜合卷,亦有3成7學生認為應檢討SBA的佔分比例。
學生指學習文言文成負擔 課堂只為應試技巧
就讀中五的梁同學認為課程內容過多,學校為了追課程、提升學生考試表現,同學由早上8時開始上課,補課至傍晚6時,更有同學要出外補習,減少自由時間。對於教育局自去年起重推中文科範文,梁同學指佔分不多但學習時間長,學校投放很少時間在教授文言文,同學未能經常接觸,讓他們感到有壓力。
梁同學,又表示自己雖然喜歡英文,但不喜歡上英文課,因在課堂只學習應試技巧而非當中知識,學完又未能應用,指「答極都好似錯咁」。她認為,選修科本來按照個人興趣修讀,但學習期間不得不做過往試卷,同樣為學生帶來壓力。
未能掌握技巧連做專題研習亦有困難
另外,獲3.52分的通識科,壓力評分為第二高。7成同學認為專題研習(IES)為壓力來源,因香港課程設計甚少使用專題研習認識深入探究議題,學生普遍未能掌握其中技巧。
經常因專題研習接受同學訪問的立法會議員歐諾軒,學生連研究方法都分不清楚,「大學研究尚且要用一個學期去學,中學生係一個DSE壓縮課程學習獨立研究能力,係咪個個老師可以教到點做?」
民間青年政策倡議平台要求檢討所有科目
民間青年政策倡議平台幹事何詩慧指,現時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只集中對通識科課程進行檢討及改革,未有對其他主修科進行整體檢討。加上專責小組沒有學生參與,檢討方向未能貼近學生需要,壓力問題未能根治。她希望,專責小組加入學生代表,檢討所有主修及選修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