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捐贈】昔進食須戴氧氣罩 肺病康復後閒時打8圈:冀延續愛
器官損贈可拯救器官衰竭的病人。為銘記器官損贈者的大愛,2018年接受遺體器官捐贈的病人,今日﹙31日﹚出席2019年器官受贈者感恩大會,向捐贈者及其家人致敬。
年過50歲的陳太,肺功能一度只剩四成或更少,呼吸長期出現困難,全日需依賴呼吸機,起居飲食由家人照顧,其八旬母親不忍女兒受苦,更一度提出與女兒換肺。憶起往事,陳太難過落淚,但幸而有好心人捐出肺臟,令陳太重拾健康,可以繼續與家人生活,笑言:「每星期可以同媽媽打8圈麻雀」。
不過,獲得捐贈者只屬幸運的少數,香港移植學會主席李威廉表示,雖然器官捐贈名冊逾30萬人,但去年的遺體損贈者僅39人,只有118名病人受惠,現仍有約2,300人等候移植。他呼籲市民支持器官捐贈,並把生後捐贈器官的心願告知家人。
現年55歲的陳太從小已有哮喘病,2009年因照顧弱能兒童,不幸感染豬流感,一度入住深切治療部逾一周,從此身體開始轉差,肺功能只剩四成,2017年時出現呼吸困難,氣若遊絲,需全日使用呼吸機,至去年接受肺臟移植。
肺功能轉差 連食飯都要手持氧氣罩
陳太坦言,當時起居飲食,包括洗澡,都依靠丈夫照顧,吃飯時其中一隻手持氧氣罩,吃一口就戴上呼吸。她又稱,為方便如廁,幾乎全日都待在客廳梳化,因為距離廁所較近,這種生活維持了逾半年。
八旬母親一度欲捐贈肺部
疾病令陳太感到自己變成家中的負擔,2017年出入醫院十多次,其80多歲的母親,眼見女兒受病魔折磨,更提出捐出肺部,令女兒重拾健康。談及往事,陳太難過流淚,「﹙母親說﹚我年紀咁大,我換﹙肺部﹚畀你啦」。但顧及母親的身體,陳太只可以拒絕,「只可以解釋佢聽,你年紀咁大做手術好危險」。
救命恩人出現 現可正常做運動
幸而,陳太終於等到救命恩人出現,可以接受肺臟移植,手術後恢復進度良好,可外出做少量運動之餘,又笑言:「每星期可以同媽媽打8圈麻雀」。她直言,非常感激捐贈者,自己亦已登記器官捐贈,「希望延續呢份愛」。
先天性心臟病患 自小不可運動 連上巴士上層亦喘氣
另一名器官受助者陸偉健,出生時已確診有先天性心臟病,5歲已需接受心臟手術。他憶述,從小需要覆診,而且不可做運動,體育堂只可坐在一旁,心裡難受。
2007年,陸偉健身體轉差,需不時入院留醫;到2014年,身體機能開始難以應付日常生活,工作由全職轉為半職,並感覺身體不如80歲老人家,「坐巴士上上層都已經條氣喘晒」。
面對日漸衰退的身體,陸偉健意識到移植心臟是唯一希望,但亦知道捐心者比例少,機會渺茫,亦坦言感到未必可以久活。不過到2018年尾,他有幸接受心臟移植,身體逐漸好轉,現時可連走十層樓梯,內心感到「平靜及舒適」;又指過往睡覺時受心臟影響無法躺直,但現時再沒相同問題。他直言,感激捐贈者及其家人的無私奉獻,「唔止幫到一個人,仲幫到全家人」。
獲換肝續命 黃富強謝捐贈者
2017年底,「好爸爸」黃富強因肝衰竭而命懸一線,必需換肝才可續命,事件備受關注。康復後的黃富強,今日再度站在鎂光燈前分享其事蹟。他表示,當時曾有三次換肝機會,但首次的捐贈者為十多歲的青年,不適合年過40歲的他;第二次時,對方肝臟又受細菌感染,坦言「好灰好低落」。不過天無絕人之路,黃富強等到第三次機會,成功移植心臟,直言醒來已感到精神與過往不同。
黃富強表示,現時已重返原有的工作崗位,上司亦體諒其身體狀況,可較過往早點休息。他又感激捐贈者,「除咗救我,仲救咗一個家庭」。
2018年遺體捐贈者僅39人
雖然上述提到不少移植成功的個案,但其實只是幸運的少數。香港移植學會主席李威廉表示,現時中央器官捐贈登記名冊超逾30萬人,但真正的器官捐贈者並無大增長,2018年遺體捐贈者其實只有39人,完成17宗心臟移植、肝臟移植34宗、肺移植7宗及腎臟移植60宗,僅118名病人受惠,但現時仍有約2,300人等候器官移植。他呼籲市民支持器官捐贈,並把生後捐贈器官的心願告知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