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影響填海工程? 土拓署:歷「山竹」一役 有信心抵擋
環保團體香港地球之友今日(22日)舉行第6屆水論壇,今年論壇以「香港及大灣區氣候風險、海岸防洪與財務影響」為主題, 探討如何應對嚴重及更頻繁發生的極端天氣事件。論壇上,本港未來填海工程安全成為其一討論焦點,香港土木工程拓展署官員表示對填海工程有信心,政府亦會參考氣候變化研究資料,定期更新海堤建造指引《海港工程設計手冊》。
論壇上,氣候變化本港未來填海工程的安全性成為討論焦點,土木工程拓展署土木工程處副處長(海港及土地)黃志斌表示,《海港工程設計手冊》已在2018年初更新,該手冊參考聯合國和相關顧問公司研究,對2100年的本港氣候包括水位、風速、雨量等作出預測,而該手冊將會為工程師在本港未來工程中作出指引。
黃志斌又指,去年颱風「山竹」吹襲期間本港期間,發現距離海平面6至7米的填海部分,如香港國際機場和喜靈洲避風塘均能抵擋「山竹」的吹襲,故對香港未來填海工程有信心,而對於明日大嶼項目,仍需政府深入研究。
極端天氣致冰雪消融 專家促海洋研究
香港環境科學院院長及香港極地研究中心創會主席何建宗表示,氣候變化是無可否認的事實,極地冰雪消融,動物失去足夠食物供應,而極端天氣亦影響發展中國家,例如去年颱風「山竹」吹襲本港等。何建宗指,地球有約97%水資源位於海洋,惟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陸地,對海洋的研究仍不足,從研究海洋所得到的數據,將會是未來氣候變化的重要指標,故應進一步對海洋作出深入研究。
地球之友:應與大灣區合作應對氣候變化
至於,在粵港澳大灣區合作應對氣候變化上,香港地球之友主席吳方笑薇表示,香港與大灣區在相同的海岸線,共同面對氣候威脅。因此香港與大灣區應該分享資訊、數據、預測、風險分析及規劃,攜手應對氣候變化、為海岸防洪做足準備及提升城市氣候適應能力。
內地官員:大灣區防洪現狀未達到一流灣區的標準
參與論壇的珠江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常務副主任何治波表示,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而在氣候變化之下,颱風等極端天氣會對大灣區影響增加,故應對大灣區氣候災害十分重要。何治波指,大灣區防洪、防潮的現狀未達到一流灣區的標準,例如澳門的城區防洪設備只能抵禦5年一遇的洪水。因此各地政府應建立組織指揮、工程防禦、預警預報調度等體系,同時注重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的結合,以應對自然災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