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研究:夢遊患者直系親屬患柏金遜症風險 為常人6倍
有國際研究曾指,九成「快速眼動睡眠行為障礙」(俗稱發夢期夢遊)患者發病後5至15年出現柏金遜病和認知障礙等問題。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進行全球首個「快速眼動睡眠行為障礙」的家族遺傳傾向研究,發現患者的直系親屬患柏金遜及認知障礙症等腦神經系統退化疾病的風險,是一般家庭的3至6倍。
研究團隊表示,若追蹤初期症狀如便秘、運動遲緩,可提早20年介入處理柏金遜症。
較多人有早期腦退化病徵
柏金遜患者其中一個重要的前期症狀是發夢期夢遊,患者入眠後若夢到自己拳打腳踢、翻滾叫喊,現實中會作出同樣行為令自己或身邊人受傷,現時全港60歲或以上人士當中,有1至2%患有發夢期夢遊。
中大醫學院調查了102位發夢期夢遊患者及其404位直系親屬,以及89位健康人士及其387名直系親屬,研究主要調查發夢期夢遊的40歲或以上直系親屬病史,盡量面見其親屬,並進行運動功能、嗅覺、視覺及睡眠測試。
研究發現,有發夢期夢遊病人的直系親人患柏金遜病的發病率是健康家庭的6倍,認知障礙症的發病率則是健康家庭的3倍。研究亦揭示發夢期夢遊患者的直系親屬獲確診同樣疾病的機率是健康家庭的5.6倍。
這批直系親屬即使未被確診,也較多人有早期腦退化病徵,包括每周少於兩次大便,以及有輕微運動失調,肢體動作較同齡人慢。研究結果已刊登於腦神經期刊《神經學誌期刊(Annals of Neurology)》。
未有藥物可減慢腦退化 下一步將研如何早期介入
中大醫學院精神科學系系主任榮潤國指出,今次研究確認了發夢期夢遊症有明顯的家族聚集性,下一步再研究是否與遺傳因子或環境因素有關,研究亦發現便秘及輕微運動遲緩是柏金遜症的早期臨床症狀,今次研究為腦退化預防提供方向。
現時六至八成發夢期夢遊症病人可透過持續服藥減輕夢中出現暴力傾向行為的情況,不過藥物無助減慢腦退化速度。榮潤國指,日後可研究有否早期的介入措施,包括多做運動、改善情緒及睡眠、改善腸道健康,甚至透過疫苗治療,將再進行跨專科研究找出有效方案。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腦神經科主任莫仲棠指,發夢期夢遊是柏金遜的獨特指標,現時未有治療該症的治本方法,源於臨床病徵出現時,已距初期病症出現逾10年,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倘持續便秘逾一個月 肢體動作較同齡人慢 或屬腦退化先兆
82歲病人樂婆婆,17年前患發夢期夢遊,至今確診柏金遜病,近一年來身體開始無力,動作慢、嗅覺減弱,亦有便秘,她的59歲兒子同樣出現睡夢中手腳郁動的症狀。樂婆婆憶述自己曾因睡夢中反抗動作太大,踢向牆致右腳趾骨折,頭部亦多次受傷,她服藥十多年,發夢及手腳郁動的次數亦大減。
發夢期夢遊一般出現在60歲或以上的病人身上,男士較女士常見,若往前推算發病前20年便出現早期症狀的話,約40歲的人士便需留意自己的身體狀況。
莫仲棠提醒若市民原本的生活及飲食習慣無改變,但突然出現便秘,且持續1個月至3個月以上,便應留意及考慮接受檢查;另外,若自己的肢體動作明顯較同年齡人士緩慢,或突跟不上配偶的動作,亦有可能屬腦退化症的先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