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個醫院聯網急症緊急個案不達標 伊院廣華所在九龍中聯網包尾
公營醫療服務需求增加,急症室輪候時間亦與日俱增。按當局訂定的服務承諾,應在30分鐘內可處理90%被分流為第三類緊急病人個案,惟醫院管理局最新文件顯示,在2018年僅得港島東聯網達標,其餘6個聯網全部不達標,當中以九龍中聯網表現最差,僅六成緊急個案能於30分鐘內獲診治;次緊急個案則所有聯網平均達標率為66%,同樣低於75%的目標。
有急症科醫生表示,不達標情況不理想,但本港基層醫療做得不足,加上人口老化令緊急病人個案增加,若在較多基層市民居住的地區,依賴公立醫院的情況更明顯。有醫生則指,部份醫院急症病人等候入院的時間極長,「等等吓等到死都唔奇。」直指本港醫療困境源於資源未善用。
現時病人到醫管局轄下公立醫院的急症室求診,會被醫護人員按病情分流為五個級別:危殆、危急、緊急、次緊急及非緊急。當局就首三個分流類別訂定服務目標,危殆類別病人會獲得即時診治;第二類,目標是15分鐘內處理95%的危急病人;而第三類,目標是30分鐘內處理90%的緊急病人。
次緊急病人:120分鐘內處理75%個案
但醫管局文件顯示,內部原來有為第四類次緊急病人訂定目標,需在120分鐘(兩小時)內處理75%病人。第三類緊急病人例子包括發高燒、跌倒致懷疑骨折或有嚴重扭傷、心臟不適等;而第四類次緊急個案則包括發燒、跌倒擦傷及腸胃不適等。
九龍中處理緊急個案最差
醫管局最新文件顯示,2018年醫管局7個聯網在處理危殆及危急的達標率分別為100%及97.1%,兌現服務承諾,不過在緊急及次緊急病人方面則未能達標。
其中處理第三類緊急病人的平均達標率為75.9%,低於90%的目標,較目標低14.1個百分點;與之前幾年比較,可見2018年平均達標率較2015/16年度的77.9%、以及2016/17年度的78.7%,下跌近3個百分點。
按7個聯網跟進第三類緊急病人的表現,有6個聯網均未能達標,分別是港島西(84.1%)、九龍中(60.7%)、九龍東(70.6%)、九龍西(87.6%)、新界東(66.5%)、新界西(82%)。其中表現最差的是伊利沙伯醫院、廣華醫院所在的九龍中聯網,僅60.7%的病人可在30分鐘內獲診治。
至於處理第四類次緊急病人的表現,平均達標率為66.5%,較75%的目標低,表現最差是聯合醫院、將軍澳醫院所在的九龍東聯網,僅得47.7%的次緊急病人可於兩小時內獲診治。
次緊急病人最長苦等兩個半小時
翻查2018年首四個月的急症室平均輪候時間,九龍中聯網的廣華醫院及伊利沙伯醫院的緊急病人均需輪候33至34分鐘,平均已超出30分鐘的服務承諾;而次緊急個案方面,則由九龍東聯網的將軍澳醫院「奪冠」,平均需等候177分鐘、即近兩個半小時才可獲診治,同聯網的將軍澳醫院亦需等候132分鐘。
病人「滯留」急症室 輪候逾半日方可入院
若病人見完急症室醫生後有需要入院,便需再排另一條隊等候入院。根據醫管局早前呈交的立法會文件顯示,全部聯網的病人平均入院等候時間為63分鐘,即逾1小時才可入院。最新的醫管局文件亦揭示,有個別幾間醫院的病人入院輪候時間(Access Block)可長達12小時,病人苦等半天才可入院。
2018年全年數據顯示,伊利沙伯醫院經急症室入院的病人,滯留時間最長。伊院首季有11.1%,即2,236名病人需等候多於4小時才入院,亦有2.3%(454名)病人需等候多於12小時;至第二季,有1.2%(243名)病人等多於12小時;第三季及第四季分別有0.9%(181名)及2.9%(591名)病人等候多於12小時,全年4季均是各醫院之冠。
急症科醫學院院長:病人滯留「扯走」人手 人口老化令緊急個案增
香港急症科醫學院院長蕭粵中認為情況不理想,他認為不達標的原因之一是病人數量增加,另一原因就是資源不足。他提到有部份第四類次緊急病人其實未必需要到急症室求診,但本港的基層醫療服務不足,一旦病人無法在診所預約候診,或碰上假期較少診所開業時,便會前往公立醫院求診,令求診人數增加。另外,由於本港人口老化問題嚴重,長者多會令緊急病人個案增加,而較多基層市民居住地區的公立醫院壓力亦相對較大。
蕭粵中指出,由於醫院病床數量不足,有病人遲遲未能轉入病房,變相令留在急症室的時間增加,亦會「扯走」部份急症室服務的人手照顧這些滯留病人。蕭粵中促醫管局應盡快做好長遠人手規劃,給予前線一點希望,甘心「捱多幾年」。
公院醫生:病人等等吓等死都唔出奇
有在公立醫院工作的醫生坦言對數據感「慚愧」,形容現時香港猶如第三世界一樣,曾聽聞病人要等24小時才可入院,直言「等等吓等死都唔出奇。」該醫生又認為緊急個案在30分鐘內獲診治屬合理預期,但現時問題在於當局不懂善用資源「有錢唔識使」,認為醫生人手、護士人手及空間運用此三項資源需平衡地分配,缺一不可。
身為重災區之一的伊利沙伯醫院急症室,自2014年起引入Rapid Assessment & Treatment (RAT),由資深的醫生先為緊急病人快速診治,再由較初級的醫生跟進治療。有醫生認為,RAT計劃的好處是可以減少初級醫生診治後要再重覆向資深醫生詢問的步驟,不過RAT的服務時段只限上午10時至傍晚6時,若晚上7時再有病人進急症室會出現「瓶頸」。
此外,資深醫生快速診治後,其他人仍然需時處理跟進工作,病人要繼續停留在急症室,初級醫生的支援亦不足,有醫生坦言有「造靚條數」之嫌,令診治時間表面看來有所縮減。
據悉,有兩名伊利沙伯醫院急症室的副顧問醫生會於月底離任,恐令急症室再添人手壓力。
醫管局:三大因素增加急症室工作壓力
醫管局發言人回覆稱,就分流為危殆類別及危急類別的病人,醫管局均能達至服務指標。至於緊急類別病人的輪候時間增加,受到多個因素影響,均會增加急症室的工作壓力。因素包括 1)65歲以上長者求診人數同比例持續上升; 2)因應住院病床使用率高企,急症室醫生需要花更多時間安排病人接受檢查,以確定求診病人是否需要入院;3)因應醫療技術發展,有更多的疾病,如急性中風、敗血症等,可以把握黃金治療時間,由急症室醫生即時提供急救,穩定病情後才安排病人入院接受治療,增加急症室醫生的工作量。
醫管局呼籲病情輕微的病人,可考慮使用其他醫療服務,一方面避免長時間等候,急症室亦可以把資源投放於最有需要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