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童脾臟腫逾倍臉紫吐血 威院斷定:非急切 疑誤診致病人不治

撰文:余秋婷
出版:更新:

威爾斯親王醫院懷疑發生醫療事故,導致5歲女童梁凱晴延誤治療死亡。凱晴母親及外公今日(8日)召開記者會透露,凱晴去年11月因暈倒送院,發現脾臟腫大,惟一直未獲確診,至今年3月中旬於家中吐出一個階磚大小,即約一平方呎的血及血塊送威院,急症室醫生指女童患腸胃炎致吐血。女童3天後出院,但兩星期後,即 3月27日再暈倒送院,搶救不治。梁母:「為何院方可以拖延,拖到我連女兒也失去了。」

女童梁凱晴母親(中)及外公(右)在麥美娟議員(左)協助下,公開控訴威院疑斷錯症。(林振東攝)

5歲女童梁凱晴原本樂觀、好動,喜愛跳舞,但去年11月不時全身乏力,更曾於街上暈倒。經診斷後,醫生發現凱晴的脾臟腫脹,約4至5厘米大。她其後於威院先後接受血科、兒科、新陳代謝科及外科檢查,卻未確診病因。家屬批評,女童的覆診時間卻由1周1次減至2周1次,再減至1月1次。

直到本年2月,凱晴的脾臟腫大至7、8厘米。女童母親黃女士指,院方承認女童的脾臟腫脹有問題,惟未知問題所在,臨床診斷認為病情「沒有急切性」。她引述醫生指凱晴有中度貧血,處方鐵水,但一個月後,醫生指情況沒有變化需停服,但也尚答不到病因為何。

死前兩周吐血 醫生指腸胃炎

「為何院方可以拖延,拖到我連女兒也失去了。」黃女士指,直到今年3月12日,凱晴在外公家中吐出一個階磚大小的血及血塊,即時送往威院求醫,獲醫生告知凱晴只是患上腸胃炎,因嘔吐致食道受損而吐血,3天後安排她出院。但凱晴同月27日因氣促及臉色發紫而送院,搶救個多小時後死亡。女童外公黃先生憶起事發情況,不禁慨嘆:「前一晚凱晴還在看電視,第二朝見她坐在地上哭,好快臉色發紫,不斷氣促,孫女就這樣走了。」家屬指稍後才確定是否向醫委會投訴涉事醫生。

黃女士(左)痛失女兒凱晴(右),她質疑是威院斷症失誤所致。(受訪者提供)
凱晴家屬指她原本樂觀好動,去年11月突然身體不適,在街上暈倒。

議員質疑急症室醫護草率

協助凱晴家屬的立法會議員麥美娟曾向威院及衛生署了解,威院醫生指曾懷疑女童的肺壓過高及心臟異常,亦發現她出事前未能安排内窺鏡、超聲波等檢查。麥又引述衛生署回覆指正等待化驗結果。現仍未知是否召開死因庭。麥美娟質疑事件揭示急症室醫護人員診症草率釀成悲劇,醫院管理局亦應正視公立醫院人手情況及質素。

醫生:脾臟腫脹可礙凝血功能 

私人執業兒科醫生譚一翔表示,一般而言脾臟是完全摸不到,若果發現小朋友的脾臟4厘米,即代表其身體已出現問題,再腫脹至8厘米,則反映其情況正惡化,有機會影響其凝血功能,或造成吐血情況。香港大學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臨床副教授葉柏強稱,脾臟是血液循環系統及淋巴系統的一部分,當它的功能失調,會影響免疫能力。患溶血病、肝臟功能衰竭或肝門靜脈血壓高、白血病及出現感染,也可能出現脾臟腫脹的徵狀。

香港大學腸胃肝臟科講座教授袁孟峰表示,脾臟若果在短時間內不斷腫脹至兩倍之大,是不正常的現象。是否需急切治療,他指脾臟腫脹是身體警號,原因可能由血液科疾病、受細菌感染、肝臟問題等引起,難以一概以論,需要驗血、抽骨髓、造影等檢查找出病因。若脾臟不斷腫脹而無獲適當治療,病人的紅血球、血小板亦會降低,亦影響凝血功能,病人可能出現貧血、頭暈等情況。

威爾斯親王醫院(資料圖片)

威院:病人臨床診斷為肝硬化

威院回覆指,病人梁凱晴去年11月15日因在街上昏倒,經由北區醫院轉送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兒科。醫生發現病人全血球減少及肝臟脾臟腫大,轉送她至威爾斯親王醫院治療留院至19日。其後安排她多次到血液科門診跟進。脾腫情況持續。

今年2月29日,病人再到血液科覆診。醫生檢查時發現病人脾臟進一步腫大至8公分;肝臟輕微腫大;肺音清晰,惟第二心音略大。

病人被臨床診斷為肝硬化、肝脾腫大及脾臟功能亢進引致血球減少,惟病因有待進一步檢查確定。醫生亦懷疑病人患遺傳性代謝病及肺動脈高血壓。血液科醫生轉介病人至兒科其他副專科包括新陳代謝科、肝腸胃科、心臟科跟進,並要求X光部提前為病人進行肝及脾臟電腦掃描。病人獲安排盡快於4月接受肺功能測試、新陳代謝科及肝腸胃科聯合會診。

威院又指, 病人3月27日因昏倒被送往伊利沙伯醫院急症室,經搶救無效不治。由於未能確定死因,伊利沙伯醫院將個案呈交死因裁判官。

對於威院回覆指凱晴被臨床診斷為肝硬化,黃女士感到非常驚訝,她指女兒由去年11月起在威院接受治療,直至今年5月由麥美娟陪同下會見威院顧問醫生,從未被告知女兒確診肝硬化。麥美娟要求與醫管局及新界東醫院聯網總監會面了解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