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歲女童暈倒覆診數次後亡 其母質疑院方未如實告知女兒患病情況
五歲女童突然暈倒後,送院後只發現脾臟腫脹及貧血,覆診時懷疑女童或有肝硬化,但沒有即時生命危險,豈料不足一個月,女童在家吐血及屙血,院方初時認為是腸胃炎,約兩星期後女童再感不適,送院搶救不治。死因庭今(25日)就女童的死展開研訊。惟女童母卻指院方疑亦未告知其女肝硬化的情況。
女死梁凱晴,2016年3月27日逝世,當時年僅5歲。
首次入院只驗出脾臟腫脹及貧血
凱晴的母親黃佩兒供稱,女兒於2015年11月15日突然暈倒,送院後被發現脾臟腫脹及貧血,及後於威爾斯親王醫院留院4日,院方開出含鐵質藥水予她服用,不過女兒在同年12月覆診時,院方又指她非屬缺血性貧血,女兒持續在威爾斯醫院覆診。
屙血及吐血被指是腸胃炎
黃稱,2016年2月29日覆診時,院方發現女兒脾臟持續脹大,且第二下心跳異常地響,但院方稱沒即時生命危險,並轉介女兒到心臟科、新陳代謝科、血液科等部門覆診,但不足一個月,女兒便在家中吐出大小如手掌般的血塊,亦出現「屙血」情況,醫生當時診斷為腸胃炎,而嘔血或因食道受損而致。
女童無胃口兼嘴唇發紫
黃續憶述,事發前一晚,即2016年3月26日,女兒晚飯時曾表示沒胃口,當晚又覺頭暈,因女兒當天交由外公照顧,故當晚亦留宿。翌日早上,女兒在外公家突然大哭、嘴唇發紫,送往伊莉沙白醫院搶救後不治。
初時懷疑女童患血癌
庭上又讀出大埔那打素醫院兒科醫生楊慧蘭的醫療報告,她稱2015年11月15日收症後發現梁肝臟及脾臟腫大,分別超過肋骨3厘米及5厘米,全血細胞水平低下,當時因懷疑她患血癌轉介至威爾斯親王醫院兒科癌症中心。
覆診時才發現疑是肝硬化
威爾斯親王醫院兒科醫生李勵嘉指,梁被轉往威爾斯親王醫院作進一步檢查後,排除了血癌的可能性,但在覆診期間發現梁有初期肝硬化及脾臟問題,引起血球低,但沒有出現心臟衰竭情況。及後懷疑女童有肺壓高,亦有為梁安排了進一步的檢查,包括心臟檢查及新陳代謝檢查等。李醫生解釋,若突然出現感染,肺壓會急增,或會致死亡。
不想家屬緊張未告知肺壓高
到庭旁聽的死者外公質疑為何院方當時疑惑眾多,卻沒有人告知家屬情況,李解釋當時有關肺壓高的診斷較為初步,不想家屬過於緊張,欲先待心臟科醫生作出診斷後再與家屬溝通,又稱曾與死者母親解釋有關肝脾問題,死者母親即回道從沒聽過早期肝硬化情況。
女童入院時有上呼吸道感染
威爾斯醫院急症室醫生曾炫則指,梁於2016年3月12日再度入院時發覺她出現上呼吸道感染,但曾稱已不太記得家屬有否攜梁吐出的血塊到院,若有攜同血塊的話,醫生必會目測檢查。梁及後被轉往小兒外科病房留醫,該科醫生繆蔚章指,兒童吐血或有多個因素如食道「嘔損」、服食傷胃藥物或由肝硬化引起的併發症,當時尚未知出血真正原因,故安排另一日子讓梁照胃鏡。
案件編號:CCDI490/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