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為民:大灣區綱要符合期望 以學術配合內地生產 推動創科發展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於周一(18日)出爐,共有11個章節涵蓋創科、金融、旅遊、商貿等政策大方向。當中目標於2022年顯著增強粵港澳大灣區綜合實力,令粵港澳合作能夠更加深入廣泛。
港區人大代表、前海管理局香港事務首席聯絡官洪為民 今日(19日)出席港台節目時稱綱要符合期望,認為於創科發展上可多以本港的學術、研究配合內地生產。他稱香港一向的發展與內地息息相關,「國家改革開放前香港都未係國際金融中心。」
香港經貿商會會長李秀恒稱,雖然港府提供的資源不及內地,但認為本港與國際市場接軌仍有一定優勢。
以香港的學、研配合內地生產技術
港區人大代表、前海管理局香港事務首席聯絡官洪為民於港台節目形容,周一公布的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為「意料之中、符合期望;」不過綱要內「只講what(甚麼),無講how(如何)」、「只有講支持做咩,無講點樣去做」。
綱要內提及加強各地區的產學研深度融合,他稱學、研為本港的強項,「大灣區內5間100大的學校都係來自香港,」惟「產」則為弱點。他認為日後應加強與內地與創科的合作,以香港的學、研配合內地生產技術,以加快發展。他又稱香港一向的發展與內地息息相關,「國家改革開放前香港都未係國際金融中心。」
香港經貿商會會長李秀恒則認為綱要「無大突破」,不過以往各地於不同範疇的發展,如航空發展上或有爭拗,「度度都起跑道,但天空得一個,」相信現時可有更好的協調及清晰的分工。
港府提供資源杯水車薪
至於綱要內提及發展創科,他稱部分技術,如5G發展達國家層面,難於本港進行研發,加上港府提供的資源仍不及內地,「雖然政府有不同基金,但相比內地仍然杯水車薪。」不過,始終香港與國際市場接軌,於部分範疇,如申請專利等有一定優勢,加上本港稅收便宜,並有良好的教育制度,相信可吸引各地人才到港。
於民生方面,李秀恒建議大灣區應加強融合兩地不同的生活習慣,「好多港人都話喺內地用唔到WhatsApp」,他又建議應免卻大灣區內的電話漫遊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