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屬患高危瘜肉 自己中招風險高6倍 10年可變腸癌
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最新資料,大腸癌已超越肺癌,成為本港頭號癌症,每年超過4,700宗新症。中文大醫學院消化疾病研究所何善衡腸胃健康中心主任胡志遠指出,大腸癌與基因、環境因素有關,自覺生活習慣良好,其實可能仍是高危一族。中大一項前瞻研究發現,若直系親屬有高危瘜肉,即是將會變癌症的瘜肉,該市民有同類問題的機會較一般人高出6倍,未來10年可變成大腸癌。
65歲潘先生平時不煙不酒、飲食清淡、一星期做3次運動,且沒有大腸癌家族史,但原來長有「高危瘜肉」(癌前腺瘤),即是快將變癌症的瘜肉。事緣在2011年,潘的弟弟檢查發覺長有「高危瘜肉」。及後,潘先生與另外7名弟妹相繼接受大腸鏡檢查,發現自己與至少4位弟妹均長有高危瘜肉,即9人當中,4人有相同問題。潘先生在5年間,3次在腸道發現有高危瘜肉,幸及時切除。
高危瘜肉或5至10年變腸癌
香港中文大學進行一項前瞻性研究,2010至2014年間,邀請600名年齡介乎52至64歲人士,包括200名有高危瘜肉人士以及直系家屬,以及400名一般市民作對照,研究高危瘜肉患者與直系兄弟姊妹患高危瘜肉的關聯。結果發現,大腸中長有高危瘜肉的人士,他們的直系兄弟姊妹長出多粒瘜肉的機會,較一般人高5倍;兄弟姊妹長有普通或高危瘜肉的機會,較一般人分別高出3倍及6倍,他出現嚴重腸道細胞變異瘜肉的機會更較一般人高19倍。如不及早處理,高危瘜肉或會於未來5至10年演變成大腸癌,而普通瘜肉演變成腸癌,則可能需時10至20年。
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結直腸外科教授吳兆文指出,若有大腸癌家族史,患大腸癌的機會會較一般人高,「如家中有1個直系家屬患大腸癌,自己患腸癌風險,會較一般人高1至2倍,若家中有2個(直系家屬患大腸癌),患腸癌的機會則較常人高2至3倍。」高危人士及早切除瘜肉,可大大降低大腸癌的病發率及死亡率。他建議,50歲或以上的市民應每3至5年進行一次大腸鏡檢查,部分市民或認知不足,認為檢查存在穿孔、不適等風險,實際上出現有關風險的機會很低。他指,增加患大腸癌的因素包括:多吃紅肉、高脂食品;少做運動;飲酒;吸煙。
中大何善衡腸胃健康中心將推出恆常的「大腸癌風險評估及健康促進計劃」,協助病人評估長有高危瘜肉機會,亦會提供預防大腸癌及大腸鏡檢查資訊。計劃由即日起至今年7月20日接受網上登記www.digestivehealth.org.hk,及24小時電話3151 5666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