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莫樹錦為肺癌治療定新方向 獲歐洲腫瘤學會頒發終身成就獎
撰文:文雪萍
出版:更新:
肺癌的死亡率是眾癌症之首,適當治療對患者及其家屬而言尤其重要。中大醫學院腫瘤學系系主任莫樹錦多年來致力研究肺癌治療,早前將「個人化治療」概念應用在晚期肺癌患者身上,為肺癌治療帶來新方向。他近日獲歐洲腫瘤學會頒發「終身成就獎」,成為首名獲此獎項的華人,對其工作予以肯定:「作為醫生和研究員,我的工作是為病人帶來希望;而我的成就便是與志同道合的戰友攜手創造希望,一起向肺癌宣戰。」
實踐「個人化治療」概念 造就肺癌成可治療疾病
以往晚期肺癌唯一治療方法僅得化療,惟化療消滅癌細胞期間亦會傷及正常細胞。中大醫學院腫瘤學系系主任、李樹芬醫學基金腫瘤學教授莫樹錦早於2009年發表IPASS研究(IRESSA Pan-Asia Study),以亞洲的非吸煙肺腺癌患者為研究對象,證實帶有EGFR基因變異的肺癌病人接受標靶治療效果較化療佳,正式確立標靶治療為上述基因變異肺癌的一線治療方案,並於2014年證實標靶治療較傳統化療更有效治療ALK陽性肺癌的晚期肺癌患者。
基於上述肺癌研究的突破,因此現時確診晚期肺癌病人須先接受基因測試,確定是否EGFR或ALK基因變異,才決定治療方案。醫生亦會針對不同基因變異為病人度身訂造治療方案,選擇用藥,實踐「個人化治療」概念,幫助肺癌患者活得更好和更長時間。
成為首名獲獎華人 被譽為「腫瘤學傳奇」
他近日獲歐洲腫瘤學會頒發「終身成就獎」,譽其為「腫瘤學傳奇」,成為首名獲此獎項的華人。他指,對殊榮感到極大鼓舞,亦意味著對亞洲學者的研究貢獻予以肯定:「作為醫生和研究員,我的工作是為病人帶來希望;而我的成就便是與志同道合的戰友攜手創造希望,一起向肺癌宣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