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白海豚遭螺旋槳擊傷 背鰭撕裂 需遙距注射抗生素 恐傷脊骨
再有中華白海豚遭船撞傷!一隻成年中華白海豚於上於25日懷疑因遭船隻撞擊,造成背鰭後方至尾部有最少三處很深、呈V 形的橫向傷口,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的「鯨豚擱淺行動組」(保育基金行動組)及海洋公園的經過連日觀察,決定透過飛標以微創方式為該海豚遙距注射長效抗生素以提升該海豚的免疫能力,海豚傷口組織正在愈合,惟尾鰭附近的傷口非常深,極有可能影響其脊骨,或需再接受治療。
漁護署於上月25日接報在大嶼山水域發現一條受傷的成年中華白海豚,受傷海豚的背鰭後方至尾部共有最少三處很深、呈V 形的橫向傷口,而且傷口邊緣銳利,相信是因船隻撞擊造成。
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的「鯨豚擱淺行動組」(保育基金行動組)及海洋公園獸醫團隊其後連日監察該海豚的情況,考慮到該海豚的傷勢、它的整體狀況、環境因素以及參考過國際標準指引《岸上的海洋哺乳動物:處理擱淺動物的指引》後,結論是抗生素會對該海豚起正面作用,而且最好將牠留在棲息地。在漁護署的同意下,海洋公園的獸醫團隊透過飛標以微創方式為該海豚遙距注射長效抗生素以提升該海豚的免疫能力。
傷口有可能再惡化 影響脊骨
海洋公園的獸醫團隊於是於上月27日中午成功為該海豚遙距注射藥效能持續17天的長效抗生素,過去兩星期,該海豚大多於大嶼山西南部水域出沒,亦經常在來往香港及澳門的高速船航道中或附近流連。該海豚游泳時一般表現輕鬆,但當有船隻接近時便會主動迴避。
海洋公園獸醫總監馬伯樂指出,海豚原先的傷口很深和範圍廣泛,雖然有些傷口已開始癒合,但其他傷口的表面和深層組織已明顯受到感染並已經腐爛。由該海豚仍有能力自行在野外生存,海洋公園決定把治療限於微創方式和風險低的遙距長效抗生素注射。傷口在注射抗生素後12天後雖然仍屬嚴重,但已有大幅改善,看得見的組織正在愈合。尾鰭附近的傷口非常深,極有可能影響牠的脊骨。現時,最大的風險是傷口有可能於抗生素的17天藥效期過後再次惡化,使海豚情況轉差,海洋公園建議繼續觀察該海豚的健康狀況並在有需要時為牠提供治療。
今年至少有35宗鯨豚擱淺 當中18宗疑涉遭船隻撞擊
另外,今年截至9月10日為止,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鯨豚擱淺行動組與漁護署處理共35宗鯨豚擱淺個案,當中涉及江豚的擱淺個案高達25宗,而中華白海豚個案則有6宗。35宗個案當中,有高達18宗疑涉及鯨豚遭船隻撞擊,情況令人憂慮。
本年5月,行動組更曾處理一宗「一屍兩命」的江豚個案,成員抵達現場後發現懷孕江豚屍體的整個下半身已被螺旋槳切去及無法尋回。
海洋公園保育基金助理科研經理黃偉浩博士表示,鯨豚擱淺個案持續高企的情況令人非常擔憂,而今年疑涉及鯨豚遭船隻撞擊的死亡個案及近日嚴重受傷的海豚已是一個警號。這些數字反映出現在有迫切需要立刻採取措施,以減低香港水域內的鯨豚受船隻撞擊的風險。
黃偉浩博士續指,雖然約78%的鯨豚屍體在岸上被發現時經已嚴重腐爛,雖然難以確定船隻撞擊是其最後致死原因,但在鯨豚上的撞擊傷痕愈來愈常見,顯示出船隻對香港出沒的野生鯨豚威脅已經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