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Say No港媽突患乳癌 研究指壓力大婦女患乳癌風險高2.4倍
香港乳癌資料庫今日(20日)公布首個本港婦女患乳癌風險因素對照研究,搜集了有乳癌病歷及無乳癌病歷各逾5,000人,發現若婦女面對長期高度精神壓力,患癌風險會較無病歷的婦女高出2.4倍。
研究團隊建議政府應重新定義患乳癌的高風險因素,不應再將家族遺傳視為主要、甚至唯一的乳癌風險因素;團隊又向政府遞交建議書,希望長遠可由當局牽頭,推動全民乳癌篩查。
現年47歲的乳癌患者鄭女士與其兩名子女,均是過度活躍症患者,照顧子女時本來就需花費更多心力。早前長子的濕疹發作得厲害,需接受治療;同時間,胞弟有酗酒問題,情緒不穩,需由鄭小姐照顧。兩大天力夾擊,她說:「壓力人人都有啦,唔會覺得係咩問題」。直至確診乳癌一刻,她非常震驚:「點解我會有?」
病後學懂「say no」 開始做運動
鄭女士透露,她的飲食習慣一向良好,壞習慣只有「零運動」以及睡眠時間較少,當時亦無想過患癌與壓力有關。她於今年2月確診時已是第二期乳癌,有個2.8厘米大的腫瘤,需接受全乳切除手術,以及電療及化療,目前仍需注射標靶藥治療。她形容自己以前是個不懂「say no」的人,患病後已將胞弟交由家人照顧,亦學懂以做運動減壓。
身旁的吳女士亦是患上乳癌的同路人,同樣經歷過一段精神緊張的時期,丈夫因椎間盤突出一度無法走路,同一時間購置了的新樓需要收樓、裝修、準備搬屋。較「幸運」的是,52歲的她於去年12月透過定期檢查發現有腫瘤,確診是零期原位癌,可選擇局部切除手術,接受了15次電療,無需化療,她現時已經康復。
每周運動不足3小時 乳癌風險高一半
香港乳癌資料庫的研究團隊在2014年至2017年,從資料庫中選出5,102位乳癌患者或康復者,並隨機訪問5,520位相若背景、但無乳癌病歷的婦女作對照組,研究目的找出本地婦女患乳癌的風險因素。團隊指出,這是首次以本港婦女為研究對象的乳癌風險因素研究。
研究發現,病例組婦女有40.8%人自評為高度精神壓力,即受訪當刻前12個月內,有超過一半時間有高度壓力,相比對照組僅得16.7%人自評為高壓,即面對高壓的婦女患乳癌的風險因素,較一般婦女高出2.4倍。另外,多吃肉類或乳類製品,患乳癌的風險因素會高出80%,而若每星期運動少於3小時,乳癌風險因素亦會高出53%。
香港乳癌資料庫督導委員會成員陳英凝教授形容,是次研究的結果顯著,而在海外亦有相類似的研究證實,壓力是患癌的原因之一。
陳英凝直言,過往政府將家族遺傳視為患乳癌的主要風險因素,忽略了其他致癌因素的重要性,今次研究正正揭示了這個問題。在曾患乳癌的患者當中,有11%人的直系親屬曾患乳癌,亦有16.9%的人於12歲之前已經來月經,這兩項因素屬無法改變的風險因素,但研究發現有更多可改變的因素,如高度精神壓力、多吃肉類及奶製品、每周運動少於3小時、肥胖(BMI 25或以上)等,均可透過調節個人生活模式而改變。
基金會建議政府引入全民篩查
愈早發現患上乳癌的病人,存活機率愈高,定期接受乳癌檢測是有效的預防方法之一,不過未必人人都能負擔私院數千元的檢查費用。
香港乳癌資料庫督導委員會主席、香港乳癌基金創會人張淑儀醫生指出,基督教聯合醫院在2006年於觀塘區做的統計,當年院內治療的病人有約三成半屬乳癌第三或四期,乳癌基金會遂與聯合醫院及當區區議會合作,推廣乳癌知識,以及提供免費乳房X光造影檢查。至2017年聯合醫院再做普查,發現院內第三或四期的乳癌病人百分比已減至18%,而病人體內腫瘤大小亦由2006年的平均逾3厘米下跌至2017年的2.3厘米。
香港乳癌基金會已向政府提交建議書,望政府考慮短期內為高風險的婦女提供篩查計劃,中期可在部分地區推行先導計劃,為低收入婦女做篩查,長遠則推廣全民乳癌檢測。張淑儀續指,會建議當局為低收入人士提供免費篩查,至於本身是健康的婦女有一定責任做檢查,政府可考慮提供資助或津貼,鼓勵更多市民定期接受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