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遺傳學家揭「天使症」病因 同奪邵逸夫獎
「天使症」是一種基因缺陷造成的疾病,患者多有經常無故發笑、缺乏語言能力、過度活躍、有智力缺陷等症狀,當中約80%會有癲癇症狀、約50%患有小頭症。兩名英、美遺傳學家:艾德里安‧伯德(Adrian P Bird)及胡達‧佐格比(Huda Y Zoghbi),分別針對跟「天使症」有相同發病成因的「蕾特氏症」展開研究,發現該病源於細胞內一種蛋白變異,令基因突變,對之後研究如何治療「天使症」及同類遺傳病,帶來希望。
兩名遺傳學家共同奪得今屆邵逸夫獎生命科學與醫學獎,分享120萬美元獎金。
邵逸夫獎理事會今日(31日)公布得獎者名單,天文學獎、生命科學與醫學及數學科學3個獎項,分別由6位來自英美的科學家奪得,每個獎項的獎金由去年100萬美元,增加至120萬美元,正式的頒獎典禮於9月27日舉行。
助以基因測試確診
其中,生命科學與醫學獎由兩位遺傳學家艾德里安‧伯德(Adrian P Bird)及胡達‧佐格比(Huda Y Zoghbi)獲得,他們先後在1990及1999年,發現先天性疾病「蕾特氏症」病因,源於細胞內某種叫MEPC2的蛋白變異,引致基因突變。此項發現令之後的病患只需通過基因測試就可確診同類遺傳病,醫生無須再單憑病徵「估估下」。
衛生署數字顯示,現時香港有55名「天使症」患者,平均於6.2歲時確診,中大生物醫學學院院長兼邵逸夫獎理事會理事陳偉儀指出,兩位遺傳學家曾以患跟「天使症」病因相同的「蕾特氏症」老鼠進行測試,發現注射有正常MEPC2蛋白的活性基因,在已發病的老鼠身上有治療效果,為以後針對同類遺傳病的研究帶來突破。陳表示,相關研究成果亦間接有助研究大部分神經系統疾病的治療方法,例如柏金遜症。
另外,天文學獎由羅奈爾特‧德雷弗(Ronald W P Drever)、基普‧索恩(Kip S Thorne)、雷納‧韋斯(Rainer Weiss)奪得,他們研發出用來偵測重力波的「雷射干涉重力波天文台」(LIGO),今年2月成功探測到來自太空的重力波,最後證實來自兩個結合中的黑洞。身兼邵逸夫獎理事會理事的中大物理學教授楊網凱指,中學課本會教萬物是由原子組成,但其實原子只佔整個宇宙4%,即還有96%是人類未知的,重力波探測預料可帶來更多天文新發現。
至於數學科學獎則由英國幾何學家——奈傑爾‧希欽(Nigel J Hitchin)奪得,以表彰他在幾何學、表示論和理論物理學作出的貢獻,有助於其他科學家,如物理學家,進行不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