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rk Awards】用文字替紋身說故事 紋身從來不只是圖案
《香港01》個性化頻道《第二身》,是極少數以紋身為主題的大型公開平台,銳意突破固有社會對紋身的負面形象,為其重新定位。《第二身》創立以來透過深度人訪分享紋身理念,以至跟紋身展合辦活動,得到公眾與業界的認可。這次更在年度傳媒大型頒獎禮Spark Awards 2018中橫掃七個獎項,成就非凡。
《第二身》橫掃Spark Awards 2018的7大獎項包括:
1. Best Online Community Platform 金獎
2. Best Retention Strategy 金獎
3. Best Launch/Relaunch 銀獎
4. Best Function Activation 銀獎
5. Best Social Media Event 銀獎
6. Best Custom Event 銀獎
7. Best Partnership Strategy 銅獎
這次我們便訪問了《第二身》的內容策略員何國龍,由第二身的創作理念談到如何在業界中實踐,才有今天的好成績。
攝影:Jeff Cheng
01:當初如何構思第二身這個頻道?
何:這個故事要從我們的工作開始說起。我們起初是一個專門開立頻道的團隊,而《第二身》正是我們的第一條頻道。頻道的概念與一個Facebook Page或Instagram Account不同,是要立體地營運、呈現一些特定的內容,除了每日爭取瀏覽量、讚好,還要與受眾建立關係,提升粘合度,卻不限於網上。
那為何我們會選紋身呢?全因我們團隊四人都喜歡,而且覺得有這個需要。自己本身都有紋身,還記得好幾年前首次去紋身,才知道紋身有不同的風格、傳統,可以很截然不同。好的紋身師更像一個設計師,要事先與顧客溝通,了解其概念、意義,再畫草圖,過程需要經歷很長時間的溝通,全因紋身是有意義、而且影響一輩子的事。
身邊也遇過不少朋友,當初因為未完全了解這回事就去紋身,雖然不至後悔,但可以更好。然而這些事都是在接觸紋身一段時間後才明白,老實說,在紋身之前都有做過些準備,但在網上都難以找到有系統的資訊,就萌生出一個念頭:大眾是否需要一個關於紋身的平台?
做傳媒令我們了解到一些事,例如是不同受眾的需要,以及更重要的是,「我們」只是這個社會上的5%人(小眾)。所以很多我們以為正常不過的事,其實在大眾的眼中並非如此。以紋身為例,我們身邊的人都很接受,甚至會主動去了解。但我們的家人?牛頭角順嫂又明不明白?紋身對我們而言是文化、是藝術,但也很容易被人誤解,這是每個親身接觸紋身的人都會感受到的,雖然不一定是負面。所以我們要做的事,就是去扭轉大眾對紋身的既定印象。
01:作為首個紋身媒體平台,你們如何運用媒體優勢推廣紋身?
何:關於「紋身」:
首先,我們解構紋身是怎樣的一回事。紋身是文化、是藝術,但它絕不能光以文字去表達,因為它的本質是圖像。紋上身之前是設計圖,紋上之後更是一種特定的藝術形式,以身體為畫布,每一筆都是功力,每一針都具意義,紋身師與紋身者的溝通,是精神上的意義,落針之後,是與身體的溝通。
所以我們起初的故事,都會深入每一個步驟以求了解每一個細節,因為我們每寫一隻字都可能影響著人們怎樣看紋身。在影像上,我們每次都會與攝影師溝通良久,最後甚至連攝影師也忍不住一起去研究紋身的攝影方法,例如怎樣才能真實地呈現紋身的形態、窺看紋身師的工作等。如何盡最大能力去呈現一件事,是媒體平台的責任。
關於「媒體」:
今天的世界,大家都說是「新媒體」的時代,但「新媒體」是怎樣去理解?其實媒體沒有分新與舊,只有最適合的。正如去年的電影《廣告牌殺人事件》,故事中一個八十年代的廣告牌、人們的口耳相傳,其影響力竟比網上世界運行得更深更遠。
New Media是介乎於媒介與媒介之間的關係,不要受限於某一媒介,如文字。這與紋身的特性有一定相似性。想表達、紀錄不同的意義,可以選擇不同而適合的紋身風格。呈現紋身亦然,媒體擁有的是話語的主導權,我們做紋身平台沒有枷鎖,因為香港未有前人,我們可以將最好的東西帶到人們眼前。
我們開立一些欄目,例如介紹紋身器具的「刺青具」、說紋身風格歷史的「紋身風」、介紹紋身師的「針筆云」等,每一個欄目都不限媒介。同樣是介紹紋身師,如果這位紋身師擅長設計概念的,我們會呈現其設計圖;如果是擅於說故事的,我們會做對談;了解過其人生態度,會用其座右銘貫穿影片的敍事及拍攝手法。
此外,剛才說到我們要扭轉大眾對紋身的既定印象,如果人們覺得紋身的Keyword是即興、後悔、壞孩子,我們就要將紋身以文化、歷史、藝術的角度去提升價值。呈現紋身的不同面向、訴說紋身與香港上世紀的歷史關係、了解紋身背後的意義,由紋身者、紋身師親身去說故事。
01:紋身愛好者喜愛的風格各有不同,你們如何能吸引到不同的紋身愛好者,令他們匯聚在同一平台?
何:「有種文化叫紋身」
的確,身邊有人說過不喜歡紋身這一種Art Form,但至少認同紋身是一種Art Form。紋身是藝術、也是一種文化。這十年來不斷提及「文化交融」,因為所謂的小眾文化要在香港獨自生存、可持續發展很難,但聚少成多就是一股力量。
紋身與很多不同的文化有關係,例如Biker、Rockabilly、BarBer Shop等,而且喜歡音樂、藝術的人們也不抗拒紋身文化。紋身也可以美化身體,何不與時裝文化連結?第二身是一個平台,也就是一個器皿,可以容納不同的人,不同的故事,我們將之連結在一起,就好像在一間酒吧聚集著一班人,談得來的就做個朋友,即使是沒有交雜,但互相欣賞便好。
01:甚麼促使第二身與紋身展合作?
何:其實我們能夠了解關於紋身的種種,全靠我們第二身的顧問——Gabe Shum師傅。每一次有問題不明白,我們都會找Gabe,他也不厭其煩的一一為我們解答。我們能夠聚在一起因為大家想推廣紋身文化的理念很相似,當然Gabe師傅的堅持比起我們來得更深更重。
在結識Gabe之時,我們便知道他舉辦的紋身展,這幾年來的經過、困難與成就。除了理念,我們的目標都是將第二身、紋身展擴展得更大更遠,讓更多的受眾知道,就是這份簡單直接的心情讓我們合作。
01:第二身如何利用自身與紋身展達到良好的社交媒體管理,製造更強的協同效應及宣傳效果?
何:在思考這個問題之前,我們要了解「第二身」及「紋身展」雙方的優勢是甚麼。香港中國國際紋身展屬幾個全球最大的紋身展之一,擁有龐大的業界脈絡。而第二身作為媒體平台,擁有策劃、編輯、製作內容的能力。所謂的雙贏,是達到各自的目標,其實都是想令更多的人知道,同時深化紋身文化。
在配套上,我們可以開拓多一條售票渠道;在網上的世界,可以透過營運紋身展的社交媒體,把訊息傳播更廣。紋身展好比一個世界級圖書館,而Gabe本人也是一個知識庫,我們為Gabe做直播講解紋身歷史,把參展的紋身師資料深化,以說故事的形式表現,同時亦是一個文本紀錄。第二身擁有的還有動員力,在形式和內容上配合,做節目、製作影片、文章、宣傳,而紋身展可以專注於展場上的統籌、管理,讓展覽質素提升,雙方各司其職。
01:成功建立頻道形象後,第二身將來有甚麼發展策略/項目?
何:第二身起初的策略是以適合的形式,將紋身的種種呈現予受眾,提升大眾對紋身的了解。雖然我們走的是文化交融的路,起初針對性地擴展我們的受眾,走到這個階段難免感到壓力。於是我們又嘗試將內容的趣味提升,更大眾化和生活化地與紋身產生連結,也得到一定成效。
接著我們認為現階段第二身步向成熟而可以做一些人們感到新鮮的項目,例如內容節目化、出品產品、微電影也是我們想做的事,希望接下來可以與不同的單位合作舉辦活動,甚至是引入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的功能,讓大家可以分享關於紋身的知識、照片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