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東大嶼填海2200公頃 七成建公營房屋 團結基金:非天水圍翻版
團結香港基金今(7日)發布研究報告,建議強化政府早前提出的東大嶼山計劃,於大嶼山東部水域填海,並建造2,200公頃的人工島,較政府早前建議的填海約1000公頃大一倍。預計可興建250,000至400,000個住宅單位,容納近百萬人居住,當中建議七成住宅單位作興建公營房屋,並最快於2029年完成首階段工程。
團結香港基金總幹事鄭李錦芬認為,政府的填海計劃保守,未能釋放土地潛力,又稱不擔心東大嶼發展會淪為天水圍翻版。
團結香港基金建議的人工島選址,位於香港島和大嶼山之間的中部水域,面積大約2,200公頃,相等於半個九龍。相對於政府早前建議的1,000公頃,足足增加逾一倍。
團結香港基金總幹事鄭李錦芬認為,政府提出1,000公頃填海面積過於保守,未能釋放土地潛力,故審視各樣限制後,定出2,200公頃的填海面積。她稱計劃為解決長遠住屋問題,希望本港追趕落後多年的建屋目標。
「優化版東大嶼」將成另一核心商業區
「優化東大嶼都會」計劃預計可興建250,000至400,000個住宅單位,容納700,000至110,0000人居住。當中建議7成單位將作興建公營房屋之用,鄭李錦芬稱不擔心計劃成為天水圍翻版,強調新填海區只有約3成土地作建屋用途,其餘會作商業發展,冀將人工島打造成另一核心商業區,而非另一悲情城市。
早前特首林鄭月娥曾表態支持填海,鄭李錦芬稱報告建議並非為其言論「打氣」,指基金會一直倡議填海為長遠土地供應選項,籲各界「無須想得太多。」
造地成本料每呎1300元 計劃涉數千億
報告同時建議興建三條分別連接堅尼地城、美孚及屯門南的鐵路,將與填海工程同時進行,計劃居民入住後亦不會成孤島。
計劃預算填海造地成本每平方呎須1,300元,而興建相關運輸設備的成本須650元每平方呎。惟基金會現階段未有預計總成本金額,相信須高達數千億港元。
《香港2030+》提出「東大嶼山都會計劃」,建議於大嶼山以東、香港島以西填海1000公頃,並連接梅窩成為大都會,預計成本須4000億元。因成本高,加上鄰近交椅洲一帶擁有高生態價值的海域,而有不少反對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