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務委員會批准5名非本地醫生的有限度註冊 2個為新申請

醫務委員會批准5名非本地醫生的有限度註冊 2個為新申請
撰文:陳芷昕
出版:更新:

醫院管理局發言人今日(6日)表示,已接獲香港醫務委員會通知,批准5名非本地醫生的有限度執業註冊申請,當中2名是新的申請,3名屬續期申請,5名醫生分別屬心胸肺外科、急症科、家庭醫學及放射科。

醫管局發言人指出,現時共有12名非本地醫生以有限度執業註冊的身分,在公立醫院人手短缺的部門工作,包括麻醉科、急症科、家庭醫學、內科及放射科服務,以紓緩前線醫生的工作量。發言人又指,醫管局將繼續招聘本地註冊醫生,並採取措施積極挽留人手。

3月底通過的《2017年醫生註冊(修訂)條例草案》,將有限度註冊的期限延長至不超過三年,醫管局亦於上年開始為,非本地培訓醫生提供可達三年的彈性合約。

公院風險警示|手術部位標記遭遮蓋 病人左眼白內障 右眼被開刀

撰文:陶嘉心
出版:更新:

醫院管理局發表最新《風險通報》,去年第四季公立醫院呈報七宗醫療風險警示事件,有四宗涉手術或介入程序後遺留工具或醫療物料在病人體內、兩宗住院病人自殺個案及一宗錯誤部位施行程序個案。

其中,一名原接受左眼白內障手術患者,醫生為穩定病人頭部將醫療膠帶貼上,卻遮蓋了手術部位標記,但最終醫生沒有重新確認手術部位情況下,在患者右眼上開了兩個少於5毫米切口,後發現手術部位錯誤,手術立即被中止。《風險通報》指,患者沒有出現進一步不良反應。

醫院管理局發表最新《風險通報》,去年第四季公立醫院呈報七宗醫療風險警示事件。(資料圖片/羅君豪攝)

去年第四季有七宗醫療風險警示事件 另有29宗藥物事件

今期《通報》臚列公立醫院去年第四季呈報的七宗醫療風險警示事件,分涉四宗手術或介入程序後遺留工具或醫療物料在病人體內個案、兩宗住院病人自殺個案及一宗錯誤部位施行程序個案。

另外,根據重要風險事件類別呈報的個案則有31 宗,包括29宗藥物事件及兩宗錯誤辨識病人身分。

為穩定病人頭部貼上醫療膠帶 卻遮蓋了手術部位標記

有關的錯誤部位施行程序個案,涉及一名原接受左眼白內障手術患者,接受手術前,醫生為穩定病人頭部將醫療膠帶貼上,卻遮蓋了手術部位標記。

醫生沒有重新確認手術部位便在右眼開了兩個少於5毫米切口

最終醫生沒有重新確認手術部位情況下,在患者右眼上開了兩個少於5毫米切口,後發現手術部位錯誤,手術立即被中止。《風險通報》指,患者沒有出現進一步不良反應。

醫生為穩定病人頭部將醫療膠帶貼上,但卻遮蓋了手術部位標記,最終左眼白內障病人,右眼上被開了兩個少於5毫米切口。(《風險通報》刊載示意圖)

醫管局:已經深入檢討及分析事件根源

醫管局發言人說,醫管局已經深入檢討及分析事件根源,從中汲取有關病人安全的寶貴經驗,透過此刊物讓醫護人員分享個案和相關改善建議,防止日後再發生同類事件。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