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29】港大內地生談六四:事後中國局勢變穩定 經濟穩步上揚

撰文:黃偉倫
出版:更新:

今日(6月4日)是八九民運六四事件29周年,6月份的港大校園,少了平時熙來攘往的熱鬧,大部分本科生已離開校園放暑假。寧靜的黃克競樓平台上,紀念六四死難者的國殤之柱,依舊巍然矗立,在猛烈的陽光照射下,象徵關注中國人權的橙色油漆,更加顯得鮮艷奪目。
本科生放大假,不過研究生仍然未休。在國殤之柱旁邊的飯堂,一名內地生向《香港01》記者說,他是知道國殤之柱源由,也談及六四事件,認為清場雖然引起港人反感,但令中國的發展更穩定;學生當年爭取民主時,亦應要明白必有風險,正如不少人說「no pain,no gain」。

國殤之柱上人像,每個的表情都是哀、悲、痛。(黃偉倫攝)

內地生聞「六四」即走:話題敏感

記者日前一個上午,到黃克競樓平台,人來人往的情景暫不復見,只偶爾有遊人經過,當中有說普通話的人,會駐足凝視國殤之柱,再拍照留念。但對於記者問及六四事件,幾乎都耍手擰頭不願評論,然後離開。

國殤之柱的旁邊為飯堂,踏入中午時份,仍留在校園裏的內地研究生,開始到來午膳,平台漸漸變得熱鬧。不過,記者所接觸的內地生,原本願意接受訪問的學生,聽到六四一詞後,神色即變,認為話題敏感,旋即離開;亦有來港近一年的研究生,坦言曾聽過「六四事件」一詞,但毫不知道事件內容,亦無興趣了解香港事務。

記者現場所見,有內地生對國殤之柱感興超,但不欲公開談及六四事件。(黃偉倫攝)

唯一一名內地生願談六四:爸爸告訴我的

記者幾經困難找到研究生李先生肯留步受訪,他是唯一願意談論六四事件的內地生,當時他正與數名來自本地、內地的友人進餐。聽到六四一詞,他沒有如其他內地生般,露出尷尬或迷惘的表情,而是吃着飯,神色自若地說:「我認識(六四事件)啊,爸爸告訴我的。」

在不拍照和具名引述前題下,李先生跟記者談了一陣。原來六四事件發生時,李先生的爸爸為大學生,雖未身處天安門廣場,但亦從不同渠道了解事件。李先生從父親口中知悉八九民運,了解學生要求反貪污、反官倒,爭取民主自由;亦知道6月4日當晚,解放軍進入天安門廣場,屠殺學生和北京市民。

我認識(六四事件)啊,爸爸告訴我的。
港大內地研究生李先生表示知道六四事件

沒有當晚事件 中國未必有當今富強

六四事件後,中國與民主看似漸行漸遠;但亦有人認為,成功肅清了「反對勢力」,令往後政治局勢更穩定,為經濟發展奠下根基。李先生的看法正是後者,並舉例指,當時其他共產國家政治局勢同樣不穩,例如蘇聯,結果最後解體,分裂為不同國家,但這些新國家的發展不見得好,有部分同樣未能踏上民主之路,貪腐依然,經濟未見突出;相反,中國經歷六四事件後,局勢變得穩定,經濟穩步上揚。

李先生同意,六四事件有負面影響,「確實令到香港、台灣(人民)對中國政府產生反感」,形成今日雙方政治矛盾的局面,但強調如沒有當晚的事件,中國未必有當今的富強。他又認為,世上任何抗爭、革命,都會發生流血事件,當年學生有民主訴求,抗爭時就必然面對一定風險,直言「no pain,no gain」。

六四事件29年來仍未平反,中國亦仍是沒有民主的國家。李先生認為,如果前設上,民主制度等如好,中國情況當然不理想,但人們應該對不同制度更加開放,嘗試接納、認識更多不同形式的體制,中國的專權並不等如差。

確實令到香港、台灣(人民)對中國政府產生反感。
港大內地研究生李先生承認六四事件令港、台人民抗拒中共
支聯會每年都會舉辦燭光悼念晚會。(資料圖片)

今晚路過維園都會觀看​

去年9月到港的李先生,今日將首次在香港經歷6月4日這個敏感日子,他表明不打算到維園的燭光晚會了解,「不會專程去參與,但如果湊巧路過都會觀看。」為什麼不出席?他笑言:「不為什麼,就如飯堂外的國殤之柱,經過就會看看,但不會專程來看。」

午飯接近尾聲,記者希望了解李先生的內地友人看法,不過除了一人曾說:「殺人絕對是錯的」,其餘人都直言不想回應關於六四事件的問題,李先生只笑言:「應該沒太多內地人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