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傳趕工令人工島再「飄移」3.5米 已停工數月
去年揭發港珠澳大橋人工島飄移的資深傳媒人Howard Winn,引述新消息,稱連接人工島和屯門的海底隧道,因為接駁點移位3.5米,已停工數月。他說工程人員估計是為了加快人工島填海後的沉降,過度施壓,令海泥像「牙膏」一樣擠出,造成人工島「飄移」。有學者就質疑,即使移位亦有工程方法解決,不相信要停工數月。路政署暫未有回覆。
超支兼延期的港珠澳大橋工程,要趕及2017年完工,但根據資深傳媒人Howard Winn的網誌報道,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工程已停工幾個月。他說這條連接人工島至屯門的海底隧道,用全球最大的隧道鑽挖機,但有工程師透露,隧道連接人工島的接駁點移位3.5米,需作補救措施,甚至有未經確認的消息指,隧道走線要更改重整。
資深傳媒人爆料 再揭人工島飄移
Howard Winn已經是第二次報道人工島飄移。去年9月,他引述消息指以大鋼筒填海築成的人工島,移動了20米,島上不同部分亦移動最多7米。
路政署召開記者會回應,承認東面有兩個鋼筒頂部移動了6至7米,但沒有20米之多,強調底部仍穩固,只是向外傾斜。
不足一年,人工島飄移問題是否再出現?接駁位問題又是否去年大鋼筒飄移所造成?路政署暫時未回覆。
Howard Winn就認為是趕工肇禍。他引述工程師說,為了加快人工島填海後的沉降,施壓太多太快,令海泥過分苛重,像「擠牙膏」一樣,在沒預計的情況下移動。
學者:大移位但可救 毋須停工數月
香港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關國雄說,一般工程都會在填海物料上再填泥幾米施壓,加快沉降,填幾多米「有數得計」,但如果過度施壓確會令海泥擠出海堤,可能導致人工島飄移。他又說如果接駁位移位3.5米,是很大的飄移,但工程上也有方法克服:「例如鑽挖機鑽挖靠近一點。我相信有辦法的,不用停工幾個月。」
一旦停工,會令港珠澳大橋遲上加遲。Howard Winn在報道說,最近發現路政署延長使用港珠澳大橋人工島位於東涌迎喜路的辦公室,由今年7月延至2020年底,推斷政府可能預計2019年才可以完工,而非在立法會說的2017年。不過,路政署回應說,工程重要部分將於2017年底完成,但地盤辦公室仍要保留,以應付非重要工程及工程帳目等事宜。
石鼓洲焚化爐 被指招標延誤
大鋼筒填海技術引起的問題,原來還影響另一個工程——石鼓洲焚化爐。2012年通過環評報告的石鼓洲焚化爐,寫明用大鋼筒方法填海,以減少挖掘淤泥,保護江豚等海洋生態。Howard Winn的另一篇報道指出,工程師開始發現大鋼筒生鏽和不穩定,指環保署正研究改變填海方法,但又跌入違反環評報告的困局,所以至今未展開招標。環保署暫時未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