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內瓦國際發明展 浸大奪三獎

撰文:鄭秋玲
出版:更新:

浸大研究團隊上周首次出戰第44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有3項專利發明奪得多項殊榮,其中由該校物理系講座教授謝國偉研發的「鐵甲玻璃」,有超強硬度、不易碎及防刮特性,可應用於手機螢幕,從40個國家、1,000個發明品中脫穎而出,取得全場最高榮譽大獎。得獎者均寄望創新及科技局可助業界帶動研究成果,走向市場,並提供一個較低門檻的募資平台,相信有助本港科研發展。

浸大物理系講座教授謝國偉(右)及其團體研發的「鐵甲玻璃」,獲頒最高榮譽大獎。(鄭秋玲攝)

浸大物理系講座教授謝國偉研發的「鐵甲玻璃」  共擁有6項專利,獲最高榮譽大獎、工業製作組金獎及高科學技術獎。「鐵甲玻璃」  是在透明玻璃基板上,再鍍藍寶石納米薄膜,特性堅硬、不易碎且極防刮,比一般手機螢幕硬兩倍,可應用於不同電子產品。他指現正與幾間跨國公司商討合作,將「鐵甲玻璃」應用在不同產品, 該項技術擬將率先應用於相機鏡頭,並於幾個月內推出市面,來年計劃與手機生產商合作,直接將「鐵甲玻璃」用作螢幕。

翁建琳鼓勵年青人投身科研,認為前景理想。(鄭秋玲攝)

新技術治神經退化症

由浸大生物系教授翁建琳及其團隊研發的「個人化幹細胞療法」,屬微創手術,獲頒醫學組金獎及高科學技術獎,是以帶抗體的磁性納米粒子提取動物的神經幹細胞,再將之培養成所需細胞,之後再注射入同一動物的神經細胞,從而度身打造最適合患者的治療方案,該技術已取得美國專利,正與跨國大藥廠合作臨床研究。

浸大物理系教授張迺豪(右)認為,政府應協助業界的科研有成果帶入市場。(鄭秋玲攝)

激光鑑定藝術品真偽

浸大物理系教授張迺豪及其團隊則在鑑定古董及藝術品方面,研發了一項新激光鑑定技術,利用光譜去辨別油墨的新舊,更可為中國畫、紫砂壺、玉石及陶瓷品鑑定真偽、原產地等,比傳統鑑證方法靈敏度高1,000倍,最後獲得電腦科學組金獎。該項技術亦獲法國羅浮宮藝術館青睞,現合作辨識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