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管理局:扭工字塊「隨機安放」有訣竅 非隨意安放
有網民上周航拍到港珠澳大橋照片,顯示大橋海底隧道段東人工島防波堤的扭工字塊,疑似被海浪沖散,擔心是「豆腐渣工程」,危及大橋結構。有港方代表的大橋管理局,周三發公告(4日)解釋相中的水下扭工字塊分布,是按設計「隨機擺放」,強調完全滿足防護、消浪功能。管理局昨晚(6日)再透過網頁發稿,稱扭工字塊擺放「隨機安放有訣竅,並非隨意安放」,又引述工程技術荷蘭公司專家指,相信媒體是「誤讀航拍照片」,以致以為人工島防波堤崩塌或被沖散。
防止船舶誤闖發生碰撞
大橋管理局首先指出,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島隧工程採用設計施工總承包模式,承包人負責施工圖設計和工程施工;管理局委托試驗檢測中心進行材料試驗與質量抽檢,又委托諮詢工程師和質量顧問,進行設計諮詢和監管質量,同時委托澳門土木工程試驗室對混凝土生產及構件預制質量控制體系進行第三方認證。
根據人工島島隧結合部(島頭區)的工程情況,為減少沉管隧道上部荷載及控制不均勻沉降,防浪墻採用了直立式空心沉箱護岸結構,沉箱外側護岸採用了潛堤。護岸扭工字塊從南北兩側由外向內逐步過渡為潛堤,主要作用是防止船舶誤闖發生碰撞,從而保護沈管隧道安全。
島頭位置由承包商特意做設計
管理局稱,現行標準《防波堤設計與施工規範》規定,扭工字塊體的安裝可採用定點隨機安放或規則安放;隨機安放需要控制其安放姿態、角度及相互關係,而定點隨機安放主要控制數量及位置均勻,但不管是規則安放還是定點隨機安放,扭工字塊都是相互搭接的。
局方指,大橋設計時結合現場實際,水面以上採用規則安放,以達到更好的美觀效果;島頭位置水面以下採用了定點隨機安放的技術方案(東人工島島頭採用5噸重扭工字塊),這是承包人根據該部位的工程情況,特意做的設計,強調承包人還對此嚴謹地進行過《人工島防撞波浪斷面物理模型試驗》,驗證島頭部位採用水面以下隨機安放扭工字塊的方案更可靠有效。
引荷蘭專家:媒體誤讀航拍圖片
管理局指,防護效果去年經歷過超強颱風「天鴿」吹襲的實際驗證,「風後的檢查結果表明,完全滿足港珠澳大橋的建設指標要求」。針對香港媒體的疑問,該局引述主體工程設計施工諮詢聯合體成員單位荷蘭Tunnel Engineering Consultants (TEC)公司、人工島諮詢技術總負責人Dick Kevelam,指「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島體防波扭工字塊在這些位置隨機安放更安全,他同意承包人的設計和施工,他也相信承包人對這一塊做的驗證」;又引述Dick Kevelam認為,媒體誤讀了這些航拍圖片,「他們以為是人工島防波堤崩塌或被沖散,而實際是人為特意這樣安放」。
聲大橋工程師「盲安」防波堤論文非指港珠澳大橋
有份負責港珠澳大橋項目的工程師肖仕寶今年2月發表論文,不點名指「有工程」在水底隨機擺放「扭王字塊」,形容是「盲安」,導致塊體之間有裂縫,並不具備勾連效果,要實施復修方案,本港有媒體轉載報道。管理局反駁指,該文章說的是「扭王字塊」,和扭工字塊不是同一種防護體,該文章指的「某工程」並非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
大橋管理局最後提到,扭工字塊設計已經預計了受潮浪拍打情況下會有「容許的位移」,當局建立有效監察機制,定期進行巡測。如發現有局部空缺或堆積,會及時進行檢測及維修,現時監測結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