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洩用戶資料 專家:或招不同形式網絡攻擊
早前社交網站Facebook洩露5,000萬用戶個人資料,惹起全球關注。有網絡保安專家表示,用戶應否繼續使用Facebook需自行判斷,至於因資料外洩受到網絡攻擊的風險,專家則指要視乎外洩資料的詳細程度,或招致不同形式網絡攻擊,建議不要打開可疑郵件,或輕易相信郵件而提供個人密碼。
英國大型數據分析公司「劍橋分析」早前在未經同意及授權下,收集Facebook約5,000萬用戶的個人資料,爆發大型私隱風波。
網絡保安公司Symantec亞洲區消費事業總監徐俊鴻認為,用戶提供資料予社交網站是建基於信任,一旦該網站沒有好好保護資料,用戶在此情況下亦無計可施,資料外洩避無可避,因此用戶須自行判斷是否應繼續使用Facebook。
徐俊鴻稱,自己也有使用Facebook,不過因保護自己私隱而不會發布分享與自己個人狀況有關帖子。他舉例指,如他發布帖子稱自己身在日本,或意味當時無人在家,這無疑增加家中的保安風險,因此用戶在網上分享愈多資料,須承受的風險隨之愈高。
小心黑客釣魚郵件騙取密碼
對於是次Facebook資料失洩所帶來的網絡攻擊用戶風險,徐俊鴻認為,要視乎外洩資料的詳細程度,或會招致不同形式的攻擊,他舉例指,如用戶的電郵地址外洩,黑客或可發出釣魚郵件,誘騙用戶更改密碼,從而騙取新密碼作更進一步的資料盜取。
他建議用戶不要輕易打開可疑郵件或當中的超連結,亦不要輕信可疑郵件誘騙更改密碼。
調查:43%受訪者曾受網絡罪案影響
Symantec公布《Norton網絡安全透視報告》,調查於去年10月訪問了1000名18歲或以上成年互聯網用家,結果發現43%受訪者曾受網絡犯罪影響,平均每人損失金額28元,該公司推算全港去年損失金額達1.23億美元,比前年跌15%;曾受網絡犯罪影響的受訪者中,67%跟私隱和wi-fi問題有關,報告建議市民須謹慎使用公共wi-fi網絡,切勿在使用公共wi-fi時連結個人資料,同時應為個人帳戶設定完善密碼,以及不要輕易點擊來歷不明的電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