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市區明渠活化開展 啟德河料今年內完工 排洪能力倍增

撰文:黃靜薇
出版:更新:

政府自2011年開始進行啟德河改善工程,渠務署今日(27日)表示,啟德河的排洪工程預料今年4月前完成,整體工程則於今年內竣工,排洪能力料可增加約一倍至一倍半,紓緩黃大仙及新蒲崗道一帶的水浸風險。
此外,渠務署於2015年開展《活化水體顧問研究》,紀錄及研究全港228條河道活化的可行性,預計於今年底大致完成,並會首先深入研究大圍、佐敦谷等4個明渠的活化可行性。

啟德河由2011年起開始展開工程,總長度達2.4公里。(羅君豪攝)

啟德河總長度2.4公里,是東九龍其中一條主要排洪渠道,渠務署則負責黃大仙區內共1.1公里的改善工程,其餘則由土木工程拓展署負責。

為提升排洪能力,渠署除了將原有河道挖深1米外,由於沙田坳道至大成街的一段河道較狹窄,署方在沿黃大仙警署至東泰里的彩虹道地底,建造一條約400米的箱形暗渠,闊度由11米增長至17米,渠務署署長唐嘉鴻透露,啟德河的排洪能力增加約1倍至1倍半,足以抵擋2015年黑色暴雨造成水浸的情況,以及200年一遇的洪水。

唐嘉鴻指,工程最困難之處,是進行改善工程時,亦要維持排洪的主要功用,所以過程中要與天文台合作,在颱風或暴雨來襲前,預先搬遷所有工具。

保留70年歷史的麻石牆  設4觀景台予市民觀賞

啟德河原為「啟德明渠」早於20世紀前已興建,渠務署保留沿東光道的一段已有70年歷史的麻石牆,並於下方興建仿麻石牆,配合舊有建築物。

另外,渠務署同時加入園境美化及生態元素,活化成市區綠化河道走廊,包括於河道兩邊種植紅色的簕杜鵑,並於108種植物中,挑選3種合適的防洪植物種於河床上,分別為水蔥、文殊蘭和桐花樹;以及用假石設計魚洞穴,改變水流製造靜水區,令魚類可在內淒息。

+1

不過,市民就不可以隨意走至河道兩旁,近距離觀賞河景。唐嘉鴻解釋,因暴雨來臨時,每8分鐘就增至1米雨水量,大雨時有其危險性,故署方特別設立4個觀景台予市民觀賞。

紀錄全港228條河道資料庫

啟德河工程現已完成約9成,排洪工程料可趕及4月雨季來臨前完畢,整體工程則於今年內完成。渠務署亦正計劃建立全港主要河道及明渠的資料庫,紀錄全港228條河道的資料,料此項《活化水體顧問研究》會於今年底大致完成,並會首先深入研究活化大圍、火炭、屯門河中游及佐敦谷明渠的可行性。

全港水浸黑點減至6個

渠務署今年再剔除1個位於大埔洞梓路的水浸黑點,令全港水浸黑點減至6個。署方現時管理1750公里的污水渠、及2400公里的雨水渠,當中分別47%和35%已使用30年或以上。當局已開始渠幹修復工作,而九龍、沙田及西貢的污水渠幹的修復工程已於今年1月動工,料會在2020年完成,工程費用約6億7850萬元,並預計今年內展開全港性渠務修復工程,料每年支出約5至6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