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巴炒葉蔚琳.拆局】九巴步中巴後塵? 尚欠一個狠辣的女高官
上月九巴大埔公路車禍,引發社會對九巴車長薪酬待遇的關注,隨後更發生工業行動以至炒人風波,事件一發不可收拾。
歸根究柢,今次事件背後是一個相當嚴峻的結構性問題:九巴的巴士業務一直萎縮,要大幅改善員工待遇確有一定難度,車務收益欠吸引,資方只圖守業無意加大投資。惡性循環之下,以致員工薪酬待遇不斷受到擠壓,結果犧牲服務質素。
其實當年在港島經營的中華汽車(中巴)亦有類似問題,由於業務不斷萎縮,車長待遇不佳終引爆工潮,服務質素每況愈下。結果當時一名女高官對中巴專營權「手起刀落」,今日的九巴,又是否漸漸地也走上了同一條軌跡?
中巴由盛轉衰 九巴正步其後塵?
中巴早年一直是港島區內公共交通的龍頭,全盛時期有過千部巴士,每年載客量超過3億人次。不過在70年代末地鐵通車後,情況開始有變。特別是1985年港島線通車後,直接為中巴帶來激烈的競爭,投資者顏氏家族又沒有意欲注資改善服務,部分巴士車齡長至二、三十年,車隊老化且脫班情況嚴重,收到的投訴增多,事故不斷,車長薪酬待遇也無法提升。
在1989年末,由於中巴勞資雙方談判退休金問題未能達成共識,員工連續兩天在繁忙時間罷工,以致港島交通「七國咁亂」,重挫中巴的聲譽,政府自此也銳意逐步削減中巴路線網,收回中巴專營權的呼聲亦日漸抬頭。1993年,中巴被撤消26條港島南區巴士路線的專營權,以示警告。
踏入90年代後,中巴服務更是每況愈下,由於長期經營不善,公司持續裁員、加薪幅度過低,繼續引起員工罷工抗議,脫班持續惡化,嚴重影響港島區交通。1995年中秋節前夕,當時應在山頂開出的中巴15號尾班車無故脫班,導致400名在山頂賞月的民眾滯留,驚動警方派出大卡車疏導人潮,更導致政府對中巴失去耐性。
最後,運輸局在1998年2月宣布不再延續中巴專營權,並在當年8月31日後正式停開,旗下88條路線交由新巴接手,另有12條路線交由城巴營運。主導此事的女高官,正是時任運輸署署長羅范椒芬,被形容為「贏了漂亮一仗」,及後繼續升官。
巴士業務「做唔住」 地產副業更吸引
其實中巴的老闆顏氏家族,早期對於巴士業務相當進取。創辦人顏成坤在戰後不斷購買物業、巴士和廠房,在1972年,該公司首先引入後置引擎雙層巴士,當時為全港首創。同年海底隧道啟用後,中巴也將服務伸延至對岸。
只不過自80年代開始,一方面地鐵加入競爭以致巴士業務「做唔住」,加上香港前途問題未明朗,顏氏已開始沒有心機再注資加強巴士業務,服務也自此大幅倒退。至90年代初,由於顏成坤年事已高,業務交由3名子女顏潔齡、顏傑強和顏亨利打理,他們對巴士業務更不熱衷。
由於中華汽車自身持有許多車廠和員工宿舍土地,後期開始逐步出售,或是聯同發展商改建成地產項目。中華汽車的名字仍然存在,只不過實質業務已經漸漸變成地產公司。例如現時北角的港運城,正是中巴將舊有的北角車廠發展而來;北角港濤軒乃是前中巴員工宿舍。至於原柴灣車廠地皮,則已於2015年獲城規會批准更改土地用途,顏氏家族計劃和太古合作,重建為商住項目,總樓面約69.2萬方呎,預計整個項目涉資上百億元。
鐵路成交通骨幹 巴士業務淪雞肋
固然以車務服務而言,九巴現時仍然未至於當年中巴「病入膏肓」,要說嚴重到失去專營權的程度,或許言之尚早,但兩者所走的軌跡:業務日益收縮、服務水準轉差、勞資糾紛不斷、車務收益成雞肋,對地產「副業」漸變「主業」…當年中巴的問題,亦是九巴現正面對的問題。
事實上,專營巴士在香港可算是「夕陽行業」,在政府整體的交通運輸規劃中,是以鐵路為骨幹、巴士的經營空間不斷收縮。根據政府去年發表的《公共交通策略研究》,專營巴士的最重要定位是「服務尚未有鐵路直達的地區,並提供接駁至鐵路網絡以及跨區服務」,簡單而言,就是輔助港鐵。
報告也指出,2016年本港每日有1,200萬人次使用公共交通服務,其中專營巴士佔33%,2021年將會萎縮至30%;相反鐵路就會由37%增至39%。更重要的是,當鐵路網絡不斷擴大,巴士所佔的市場份額不但勢將收縮,而且可以繼續經營的,大多是一些較為「豬頭骨」的路線,巴士業務恐怕會愈來愈難做。
《香港01》過往也已提到,九巴最賺錢並非來自運輸業務,而是將巴士車廠建樓。例如翻查年報,九巴於2016年的車費收入為港幣66.494億元,但其實屬「好睇唔好食」,因為總經營成本為港幣61.347億元,近年九巴更曾因國際油價高企推高經營成本,出現虧損。反之,九巴原有車廠地皮撥歸母公司新鴻基地產改建成住宅或商廈,盈利較巴士業務更可觀。
巴士屬「夕陽行業」 政府須重新思考定位
由於巴士業務盈利前景欠佳,在如此「限米煮限飯」之下,九巴自然沒有誘因改善服務,而為了保持利潤,也只得不斷打人手和車長福利的主意。結果車長當然不滿,人手流失和難以吸引新人入行,容讓巴士繼續脫班,服務質素下降。最後結果還是「無限loop」,九巴無誘因再改善服務,問題持續惡化,事故頻生。
面對服務質素下降,當年政府對於中巴的做法,是手起刀落。不過就算政府再有一個如羅范椒芬一樣,對專營巴士公司「毫不手軟」的高官出現,但現實的問題是,到底有甚麼財團會接手食之無味的巴士業務? 始終,就算在鐵路為骨幹的運輸政策下,巴士的重要性下降是無可避免的事,但專營巴士服務仍不可或缺,但繼續容讓服務水平下降,又於理不合,如何為專營巴士的未來重新定位,令巴士公司有誘因不斷改善服務和司機待遇,實在有待政府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