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人手「班師比」屬歷史問題 無客觀準則計算
「班師比」,即官津學校一班學生與教師人數的比例,直接影響每間學校的人手分配,亦會影響政府的教育開支,是公共財政的問題。多年來,教育團體都跟政府力爭提高班師比,但都不得要領。《香港01》翻查過去的政府文件,發現即使現有新高中選修科目眾多,但班師比是「50年不變」,和1965年前一樣的1:2。影響萬千莘莘學子的班師比,原來沒有客觀的標準可言,多年來,都是按政府的心意,以不同理由去作調整。
1965年調低班師比 削教席
最早提及本港班師比紀錄,是1963年《Report of Education Commission》,提到政府認為教師數目過多和以香港經濟承擔壓力為由,將於1965年將中、小學的班師比調低,分為由1:1.4下降至1:1.3和1:1.2下調至1:1.1。只是預科因為要確保有足夠專科老師,班師比維持1:2不變。
不過文件沒有提到如何釐定班師比,沒有客觀標準,亦未見有深入研究理想的比例。不過,這就是多年來調整班師比的起點。
小學班師比由1982年 分3次調高
政府在70年代推行免費教育,學生人口大增,至1982年,政府為了提升教育質素,在小學推行輔導教學和活動教學,首次調高小學班師比,回復至1965年前的水平。到了1992年,政府推出 《教育統籌委員會第五號報告書》,在小學實施目標為本評估,有見新政策將增加學校的工作,再次調高小學班師比至1:1.3(半日制)和1:1.4(全日制)。到2006年,政府推行專科教學,再次調高班師比至1:1.5。
歷年小學班師比改變
年份 | 小學班師比 |
1965年前 | 1:1.2 |
1965年 | 1:1.1 |
1982年 | 1:1.2 |
1993年 | 1:1.3(半日制) 1:1.4(全日制) |
2006年至今 | 1:1.5 |
中學班師比至2009年首次調高
中學班師比的調整次數比小學少,至2009年,政府為了推行334新高中課程,才首次調高班師比,幅度頗大,初中由1:1.3上調至1:1.7, 新學制的高中班級和舊制中五由1:1.3上調至1:1.9, 舊制預科亦由1:2.3微升至1:2。到了2012年,舊制預科不再,政府再將教席整合,將高中班師比提升至1:2。
政府在推出新學制高中時提及要讓學生有多元選擇,但班師比限制了學校聘請老師的數目,間接影響學校的開辦科目的數目。到底新高中要有多少老師,班師比例該是多少,政府和教育團體意見仍然不一,而政府從來沒有提供客觀研究,解釋如何釐定班師比。
歷年中學班師比改變
初中 | 高中 | 預科 | |
1965年前 | 1:1.4 | 1:1.4 | 1:2 |
1965年 | 1:1.3 | 1:1.3 | 1:2 |
2009年 | 1:1.7 | 1:1.9 | 1:2.3 |
2012年至今 | 1:1.7 |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