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百科】大體老師蒙面試刀 功成身退火化
撰文:鄧麗婷
出版:更新:
遺體捐贈者以身試刀,教授醫科生以肉眼觀察人體結構知識,因這叫大體解剖學,故香港大學尊稱他們為大體老師。
「見到樣會猶豫。」港大三年級醫科生林天淇這樣說。所以,走入港大解剖實驗室,每名大體老師都以棉紗蒙面。港大醫學院助理院長(教學方法)、生物醫學學院副教授陳立基解釋,蒙面的安排是平衡學生面對遺體時的心態,「不可以太接近,也不可以太冷漠」,面紗是一層薄薄的屏障,「不想同學太感受到將一個人剖開」。
至於師生比例,陳立基說,港大來說,現時是十位學生對一名大體老師,認為比例理想,因為學生需要學習分工合作及溝通。他又稱,八至九年前,港大每年只接收約一至兩具遺體,但經過大力宣傳後,數字正逐步上升,「(近年殮房)位置好多時都滿」。對於會否出現無位收遺體的情況,他表示,任何機構都會有應付的上限,希望市民明白學院有地方限制,不可以無限量接收遺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