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案】一億建數碼港電競場 港產前世界亞軍:希望唔駛再流浪
財政預算案宣布將投放1億元推動本港電競業發展,務求將數碼港商場成為電子競技及數碼娛樂熱點,為電子競技比賽提供場地,業界也會在技術發展和人才培訓等範疇得到支援。有本地女子電競職業隊伍歡迎措施,稱對電競業發展充滿希望。亦有外流發展的電競隊伍教練認為,「自己都係香港人,當然希望唔使四處流浪(比賽)」,惟擔心香港輸在起跑線,留不住人才。有業界則批評「措施唔夠」,「數碼港位置偏遠」。
除推動電競外,在創新科技方面,財爺陳茂波計劃會向數碼港撥款2億元,加強支援初創企業及促進數碼科技生態的發展。數碼港亦會推行新的支援計劃,合資格的初創企業可獲最高20萬元資助,用於市場研究和推廣,參加境外商貿考察團、展銷和展覽會等活動。每間初創企業在數碼港培育計劃下可獲得的財務資助,亦會增加五成至50萬元。陳茂波又指,去年的財政預算案預留100億元支援創科發展,今年則會預留額外500億元。其中200億元用於落馬洲河套區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創科園)第一期。他表示,由於創科園的發展規模甚大,預計整個項目最終需要遠多於200億元的資金。
香港電競總會主席周啟康(Ryan)指出,發展數碼港是件好事,但認為「數碼港始終係個較偏遠嘅地方」,「未必能夠將觀眾由家中帶到現場」。Ryan一直看好本地電競發展,「幾年前無人知咩係電子競技,到依家連我阿媽都知」。Ryan開設的電競娛樂公司,「每年有過千萬營業額,連續幾年都有超過100%增長」,又稱同類公司有7至8間,「但競爭唔係好大,始終個餅未去到好大,所以發展潛力好大」。
創新及科技諮詢委員會會員楊全盛(Eric)稱,「投入任何資源到電競,對我們業界有好嘅幫助,但呢啲(政策)係咪足夠呢?」。Eric稱,本港電競產業在這2年發展得特別快,「多咗好多投資者」,而電競比賽直接的門票收益和獎金,還有比賽轉播權、評論員、衍生出來的產品等均是收入來源。他認為政府首要任務是「將電競變成香港正式承認體育項目」,令選手出外比賽時可申請資助,業界申請場地時亦較方便。Eric強調,政府支持「除咗出口術外,都要有實質資源投放」,「而家每個地區都出錢又出力,香港唔能夠喺呢方面落後,如果唔係,2年後唔係你想唔想搞,而係你無辦法搞」。
而前職業電競選手、現任職業電競隊伍「香港態度」教練王柏勤(Tabe),曾經到北京、上海和台灣發展的他則歡迎有關措施,認為是其中一個誘因可吸引選手回港發展。他指,「自己都係香港人,當然希望唔使四處流浪」,可留港發展其電競事業。Tabe指,「以前香港係缺乏資金,依家反而係人才問題,因為選手都希望喺一個規模較大嘅賽事入面,展現自己身價」,故Tabe最擔心的是香港會留不住人才,「本港選手會傾向去規模較大嘅賽區發展」。
英皇電競業務總監張焯然(Clearence)則直言,「政府的投入和支援基本上都係,我們稱之為支持,或者係一個肯定」,「我哋都會做(發展電競)。」
Clearence稱,商界帶動對本港電競發展佔很重要位置,公司未來會投放大量資金,發展其電競業務,包括將電競選手打造成「明星」,他公司旗下的電競女子職業隊伍Stinga就是其中之一。年齡介乎17至22歲的Stinga成立大半年,參與過不少電競比賽,各成員都異口同聲稱,「好鍾意電競」,認為「香港電競業充滿前景」,「好有信心向電競選手道路發展」。
近年電子競技行業在世界各地蓬勃發展。根據遊戲市場調查公司Newzoo在本月15日出爐的最新數據,2017年全球的電競市場收入達到6.96億美元(約54.49億港元),預測全球的2018年電競收益為9.06億美元(約70.93億港元),到2021年更達16.5億美元(約129.17億港元)。而2018年收益中,有56%來自中國與北美市場,合計為5.09億美元(約39.85億港元)。
香港電競發展步伐落後,相比起台灣、南韓等周邊地區,早在十多年前,已開始舉辦專業的電競聯賽,到現時擁有完善有系統的電競政策,香港仍然是較為落後。2017年,時任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財政預算案中,首次提及電競將會是政府推廣的創意產業之一。香港旅發局用3,500萬元舉辦第1屆電競音樂節。到財政預算案今(28日)終公布,政府將向數碼港撥款1億元,數碼港商場將成為電子競技及數碼娛樂熱點,為電子競技比賽提供場地,業界也會在技術發展和人才培訓等範疇得到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