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體捐腎技術進步 中大研究團隊籲市民可考慮捐活腎

撰文:陳倩婷
出版:更新:

對末期腎病病人來說,唯一能重獲新生的機會,很可能是獲得離世的善心人捐贈腎臟。中文大學研究顯示,於2007年至2016年間,香港每年只進行58至87宗屍腎移植手術,但截至2016年底,有約2,000名病人正等候腎臟捐贈,活體捐腎能否成為腎病病人的另一出路?

截至2016年底,約2,000名病人正等候腎臟捐贈。(資料圖片)

不少人可能對活體捐腎後的健康情況感擔憂,最新一期《香港醫學雜誌》發表報告,由香港中文大學何善衡泌尿中心和腎科的研究人員,分析1990年至2015年間在威爾斯親王醫院進行活體捐腎人士的醫療紀錄,顯示捐贈者的手術整體結果良好,僅少數人出現嚴重併發症。

而自2002年引入微創技術後,活體捐腎手術的效果愈見良好。與傳統開放式手術比較,微創手術的整體平均出血量由532.2毫升大幅下降至55.3毫升,手術後住院時間亦由8.1天減至5.7天,當中沒有捐贈者因手術死亡或引致末期腎病,捐贈者的腎功能長遠亦令人滿意。

吳志輝指出,雖然腎移植來源有活體和屍腎兩種,但器官需求往往遠超供應。(資料圖片)

香港中文大學外科學系泌尿外科組教授吳志輝指,腎移植是末期腎衰竭患者的首選,但香港的屍腎供應嚴重不足,活體腎移植既可提高患者的存活率、減低併發率和排斥,亦能縮減病人等待屍腎的時間。研究團隊鼓勵市民積極考慮成為活體親屬捐贈者,為腎病病人燃點希望。